第十一章 刀在鞘四顾天下(三)(2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280 字 1个月前

言澍与庞域年少时就相识了,那时言澍还跟着医馆的老先生学习医术,而庞域也还只是一艘货船上的舵手,机缘巧合下便介绍了言澍在货船上作为医师跟着一起出海,后来言澍医术越来越精熟了,自然不再需要漂泊海上讨生活,可是言澍又不愿意就这样拂了庞域的面子,便还是一直在船上帮忙。

再后来,医馆里的老先生辞世,医馆就留给了言澍,也已是不惑之年的言澍自然有了坐堂看诊的本事,只是庞域自己买了一艘商船准备出海的时候找到言澍相助,言澍还是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医馆自有他收的门生弟子和以前的几位同门帮着管顾,但也不会耽误了医馆的生意。

不过此时言澍却不是带着那个白发年轻人去往岁禾城,而是往不远处庆鹤山山脚下的一座村寨行去,如今年轻人不知来历更忘了名姓,想要置办文牒户籍有些麻烦。

言澍虽然和岁禾城的城主有些交情,可也还没那个面子能够擅自带着一个来历不明的陌生人进入岁禾城,所以言澍就想要先将年轻人带去自己从小便居住其中的村子里暂时将年轻人安顿下来,后面办妥了文牒再看年轻人是否愿意去城池里讨生活。

离了官道之后,通向白家村的道路便有些凋败崎岖,言澍还担心年轻人马术不精会不会走得有些困难,转头一看却发现那匹烈马在年轻人的驾驭下温顺服帖,言澍也没有多想,便领着年轻人去往白家村。

白家村虽然离着岁禾城和港口都近些,却历来不习惯做什么商贸往来,所以还是埋首于田地和山林,算是有些与世无争世外桃源的模样。

白家村中最初的白姓族人不知是因了何事才来了这山脚下聚居,不过这些年来自给自足安居乐业,虽然有些固步自封,但也在这安稳世事中乐得清闲自在。

当年言澍一家算是外来人,不过白家村倒也没什么排挤看轻,这些年言澍一家的长辈都早已作古,家中也只剩下了言澍和他的一位叔父,如今与两个捡来的孩子相依为命。

言澍是岁禾城里的医师,还与一些大人物都有不浅的交情,所以在村子里的地位和名望不低,只是刚刚临近了村子大门处,便有外出去往田地的村民认出了言澍,招手笑着打招呼,言澍也都一一回礼,笑容温和真诚,还都能与相逢之人随意聊上几句,看来言澍虽然常年不住在白家村,却也和邻里村民都关系不错,至少不只是那点头之交。

满头白发的年轻人跟在言澍的身后,始终沉默不语,他抬眼看向村口的一块石头上刻着“白家村“几个大字,悬挂着匾额的大门已经只剩下了两个木桩还立在道路两侧,依稀看得出是村门的模样。年轻人抬头望向不远处的村子和隐约的山林,不知为何,觉着有些说不上来的熟悉。

头痛的感受再次撞入他的脑海,他抬起手捂住脑袋,神色痛苦,言澍察觉到了他的异样,转头问道:“没事吧?是不是想起了什么?”

年轻人深呼吸一口气,摇摇头沙哑着声音说道:“没事。”

言澍还要再询问几句,却看见年轻人虽然紧咬着牙忍着痛,眼底却依旧古井无波,似乎对于世间一切都毫无知觉。

有路过的农夫看见了陌生的年轻人,看着那一头白发有些疑惑,走近了言澍的马匹,低声问道:“这谁啊?”言澍收回视线,与那个相识的村民笑着解释道:“是城里医馆的一个学徒,跟着我出远门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农夫眼神上下打量着年轻人,似乎是不相信眼前这个骨瘦嶙峋病态孱弱的年轻人会是跟着言澍学习医术的学徒,言澍也不再多说,告辞一声,便带着年轻人下马牵着走进白家村。

言澍走在年轻人身边,轻声说道:“之前跟你说过了,如今文牒户籍还没办好,没办法带着你去城里,你若是不介意,就先在这白家村安顿一段时间,等我把文牒都备好了,再领你去城里医馆。”

年轻人只是点点头,言澍想了想,问道:“读过书吗?”顿了顿,言澍补充道:“识字?”

年轻人点点头,言澍笑着说了声“好”便不说话了。

年轻人突然开口道:“我叫顾枝。”

言澍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年轻人,追问道:“你想起自己叫什么了?”

年轻人也停下脚步,手中攥着缰绳,神色有些呆滞地点点头,然后说道:“我只记得自己叫什么,其他还是没有想起来。”

言澍呼出一口气,笑着摇头道:“没关系,慢慢来就好。”说完,言澍转身就要继续前行,却突然转头看向年轻人,问道:“你,想不想要记起以前的事情?”

年轻人看着言澍,反问道:“你有办法?”言澍苦笑一声:“我没有那种本事,不然在船上的时候我就帮你恢复记忆了,只是想知道你自己还愿不愿意记起以前的事情而已。”

年轻人手握缰绳沉默不语,缓缓抬起脚步继续走去,言澍跟了上去,带着年轻人拐入一条小巷。

年轻人沉默良久,低声说道:“我不知道。”

言澍走在前方没有回头,闻言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年轻人低着头,神色间有些痛苦,不知是否脑海中那些迷蒙的记忆又在作乱,他声音低微,缓缓道:“可我总觉得有些事情,不该忘记。”

言澍点点头,还是轻声说道:“没关系,慢慢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