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刀在鞘四顾天下(二)(2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160 字 1个月前

承源皇帝看见顾生的神色并不轻松,他听见顾生缓缓道:“所以‘地藏顾枝’这个名字的重新出现,不只是世人以为的武道之争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世道变迁。”

顾生转头看向承源皇帝的双眼,此时承源皇帝的神色也不由得凝重起来,低声道:“你的意思是说,‘地藏顾枝’的再次现世,和那个‘死而复生’的魔君有大关联?”

顾生沉声道:“我不知道那个魔君究竟是如何‘死而复生’的,可我知道能够让‘地藏顾枝’再次拿起把刀的人,绝不会是寻常人,而能够让他继续在武道之路前行的,也绝不会是平常事。”

承源皇帝慢慢琢磨起来,自言自语道:“虽然我很少与武道修行之人交手,所以一直很难相信‘地藏顾枝’和君洛这样的人究竟是如何以一己之力与能够传承历代修为的岛屿之主抗衡的,可是如果‘地藏顾枝’真的拥有仅次于那三位皇帝的武道实力,却还是不得不在魔君重新现世的时机下入局,那么此次魔君的宣战绝不是什么可笑狂妄,而是有备而来。”

其实承源皇帝从一开始便有些怀疑,当初倾覆了一座奇星岛的魔君即便“死而复生”了,如何便有了与整座汪洋宣战的力量?所以他始终在观望,虽然没有因了妄自尊大而松懈了准备,可是对于口口相传间即将到来的乱世还是不太确信,这也是如今许多岛屿之主的想法,他们根本不会去相信已经太平安稳了千年的整座汪洋会因为一个魔君而倾覆陷落。

可是如今听顾生的意思,承源皇帝也不由得将魔君重新现世和“地藏顾枝”再登天坤榜这两件事情进行关联,现在已经全数继承历代先皇修为的他对于武道修行有了更深的感触。

虽然承源皇帝的名字还是没有重新回到天坤榜,可是承源皇帝自忖也已经足够接近了,所以他更明白能够位列天坤榜前五位置的那几个名字究竟代表了何种非同寻常,而世人大多都忘却了在许多年前曾有一个名字与光明皇帝在天坤榜上并肩而立,那个名字,就是魔君。

在当年奇星岛的倾覆中,人们着眼于生息的凋零和家国的破碎,几乎都要忘了在那十年间的天坤榜中,魔君始终与光明皇帝一同站在榜首位置,虽然这个足够惊诧世间的消息已经随着魔君“陨落”于新任奇星皇帝之手而消散,可是如今再有心思量,就会发现这个“横空出世”的魔君绝对不简单,居然能够毫无征兆地与千万年来始终超脱世间的光明皇帝一同位于天地山巅,让所有旁人只能仰望。

如今那个魔君卷土重来,还在光明岛外与光明皇帝和整座汪洋宣战,听说后来更是在光明岛舰队的重重围剿中全身而退,如今不知所踪,而听闻宣艮海域和乘巽海域早已落入魔君的掌控之中,与圣坤海域临近的奉震海域也初显乱象,这竟真的都是那个魔君一己之力所做到的。

当年君洛为何被誉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便是因为他作为一个武道修行之人居然能够跻身由岛屿之主占据数百年的天坤榜,更是仅次于光明皇帝和奇星皇帝之下,这对于继承了历代帝皇修为和底蕴的岛屿之主来说完全便是匪夷所思之事,因为一个无凭无依的凡人如何能够以一己之力与岁月抗衡?可是当年的君洛在武道一途做到了,魔君同样如此。

承源皇帝看向身旁的顾生,没有在少年的神色间看出动摇和畏怯,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毅和锋锐,自从顾生去往奇星岛归来之后,承源皇帝便觉得他像是变了一个人,虽然还是和以前一样足够一往无前和锋芒毕露,可如今还多了些沉稳和坚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承源岛上除了寥寥几位掌权人外,没有人知道在承源岛不久前的政变和革新,这个腰间悬挂绿竹刀鞘的少年在其中扮演了如何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每一座豪阀氏族的倒下都与他有关。

如果说承源皇帝是站在光阳下掌握所有权势之人,那么顾生就是承源皇帝身旁那个站在黑暗中掌控风云之人,他们当年的豪言壮语如今已经实现,接下来他们还要并肩抵抗住席卷而来的乱世,为他们脚下所站的承源岛遮挡风雨,开辟出他们心中的那个太平盛世。

承源皇帝看向远方,轻声道:“怕了吗?”顾生手指轻轻拍打腰间绿竹刀鞘,他转身离开,声音飘进承源皇帝耳中:“陛下,你还是没叫师傅。”承源皇帝露出笑意,背负双手君临天下,他低声道:“可与世间为敌。”

像是想起了什么,承源皇帝转身看向顾生离开的方向,拢起双手大喊道:“对了,之前忘了告诉你,那个姑娘来承源岛了,消息说她明日就会靠岸,你可别忘了。”

远处那个渐渐模糊的身影脚步一踉跄,转身骂道:“你不早点说。”

承源皇帝叉腰站在原地,哈哈大笑,远处那个身影已经消失不见。

刺破清晨寒凉的日光洒落在潮起潮落的海岸处,少年站在原地,看见远处航船的甲板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

顾生掌心握住绿竹刀鞘,

他行至武道山巅,看天下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