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族长稍定心神颔首:"确然,此等利器非寻常人能掌控。"士族稍安之际,李自成却陷入焦虑。原以为叶轩远航期间可暗杀曹文诏,未料对方竟有此后手!
李自成并未死心,当众人皆以为叶轩仍在海上时,其身影却悄然现于官衙后庭。局势拖延愈久愈不利,面对李自成麾下十万之众——混杂着无辜民众与凶残流寇,叶轩忧心其玉石俱焚。
曹文诏肃然请命:"仙师,末将请缨剿灭逆贼。"他深知李自成癫狂,恐将全城拖入深渊。
"曹将军有何良策?"叶轩抬手示意。曹文诏躬身禀告:"欲破李贼夺城之计,需先发制人,步步抢占先机!"
叶轩转身凝视:"此乃自树强敌之举。"
曹文诏坚毅回应:"若能避免干戈,任何代价皆可承受!"
叶轩未予首肯,因深知李自成修习禁忌秘术,曹文诏恐非其敌手。
曹文珍再三恳求叶轩未果,只得继续进言:"真人,此刻正是良机。李自成误判您不在金陵城,必然放松警惕,此时诛杀此獠易如反掌。"
叶轩眉峰微蹙:"曹公可知,李自成修习的乃是与黑袍人同源的邪术?"
曹文诏当即单膝跪地:"末将愿立军令状,定取此贼首级献于帐前。"
见其态度坚决,叶轩终究颔首应允。即便此刻劝阻,这位心腹重臣也必会自行其是。如今曹文诏已是叶轩麾下肱骨,自然不能任其孤身犯险,遂遣府中两名暗卫贴身护卫。
独特的赈济之策令曹文诏声名鹊起,更兼梁五率衙役救民于水火,此举令其贤名传遍江南各府。李过在帐中怒摔茶盏:"曹文诏分明在断叔父前路!恳请叔父下令,侄儿这就取他项上人头!"
李自成却捻须轻笑:"稍安勿躁,且容他猖狂几日。叶轩既不在城中,待我等寻得破绽..."话至此处,眼中寒芒乍现。
蛰伏暗处的李自成暗中布局,命人在市井散播流言,妄称此番寒灾实乃天降惩戒。然百姓对此早已麻木,更有甚者称此劫反是幸事——若非官府施救,众人早成乱军刀下亡魂。
此计非但未奏效,反令民心更向官府。李自成见一计不成再生毒计,誓要在叶轩归来前除去眼中钉。其如暗夜蝮蛇盘踞阴影,伺机便要噬人咽喉。
此刻江南地界,无论贩夫走卒抑或文人墨客,皆对曹文诏赞不绝口。虽天寒地冻,街市却愈发热闹。官衙组织百姓以工代赈,家家户户领赈粮时面上皆带暖色。
李自成暗桩混迹人群,如饿狼窥伺官府动向。连隆丰商行何掌柜都察觉异样——近日铺面周遭总徘徊着陌生面孔。
何掌柜凭栏远眺街景,忽闻身后传来感慨:"月前老夫尚忧心社稷,新朝甫立便逢大旱酷寒,黎民何日得见天光?"
转身见是曹文诏,何掌柜忙躬身作揖。这位虽无仙家神通,然治国之才确非常人能及。曹文诏摆手示意:"你我皆为朝廷效力,何分彼此。"
曹文诏的视线始终未曾离开街巷间的民众,话语间目光依旧逡巡。坊市间虽无鼎沸人声,倒也不显寥落,往来行商与采买者络绎不绝。
何氏商行掌柜正欲接话,忽闻锵啷金属撞击声,两名银甲暗卫如鬼魅现身。一人横刀护住两位主事者,另一人鹰目如电扫视周遭。"又是这般伎俩!"何掌柜指节捏得发白,额角青筋暴起,"这些鼠辈当真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