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把李四郎抬回房间重新上药后,三兄弟去书房说说话。
难得兄弟都在身边,李二郎嘻哈笑着说小弟的笑话:“方才大兄上药,四郎求着换人的样子,逗死我了。”
李三郎一脸无奈:“四郎也是倔,怎么问都不开口。”
李大郎倒是觉得在意料之中,这事要是换成他们仨,结果也一样,谁让他们都有一脉相承的犟脾气呢。
李家的书房不大,但却是这附近难得的青砖房子,从木梁到砖瓦,用的都是上好的料子,坚固结实,大有主屋倒了书房依旧屹立的架势。
李三郎到县里念私塾后,书房就闲置下来了,现在轮到李四郎启蒙,书房才重新使用起来,否则要等到打扫了才有人进去。
书架上摆着的几乎都是李三郎带回来的手抄本,为了多看书多练字,李三郎便找夫子商量,夫子允诺只要不将抄的书拿出去卖,就可以随便抄。
十年如一日,李三郎一边学习一边抄书,竟也攒下这么多。
李三郎将几本刚带回来的抄本摆上书架,又找出以前用的字帖:“我才回来,四郎就拉着我背‘上大人’,这些事我们以前用过的字帖,等伤口痊愈,便让他每日练字。”
几本老旧的字帖本,兄弟姊妹几个轮着用,现在终于轮到李四郎了。李二郎不由得感叹:“可惜我还未来得及教四郎握笔,就被阿爹打了一顿。”
李三郎把书本分类整理,一边说:“二兄,他才背几天书就将释义记得很好,要是换作咱们,阿娘抽断棍子按着咱们,咱们也不一定能像四郎这样。”
李二郎疑惑:“我未教他释义啊?大兄什么时候教的?”说着看向李大郎,李大郎摇头,这几天他都在忙秋收收尾的活,并没有时间教弟弟念书。
这下三人都严肃起来,最后猜测:“难不成是锦娘教的?”
李大郎立刻否定:“这几日锦娘都在跟阿娘她们一起织布,未有时间同四郎相处。”
李二郎惊呼:“难道又是那个叫四郎偷饼的人?”
李三郎一听,严肃起来:“大兄二兄,你们与我细细说,究竟怎么回事?”
三兄弟在外面讨论的内容,被画里的纪清越听个一清二楚,可他现在没有时间细听他们是怎么猜测的,而是蹲在地上,看着眼前新发现的神奇之处。
三兄弟进来时,纪清越正坐在草庐里休息,一边偷听他们说话一边随意晃动眼珠,视线在草庐门口的地上扫了一圈后,就立刻顿住了,原因无它,而是他脚下的地上竟然有三四株两厘米高的新芽!
纪清越可以确定,昨晚这里什么都没有!
仔细一看,这几株新芽看起来竟然是从枣核里冒出来的!
根系从核里长出来,顽强地往地里钻。
这是枣树芽?
纪清越回想昨日,他的确吃了枣子,枣核应该是当时随便吐在门前的。
现在竟然发芽了!
发现这个秘密的纪清越兴奋地跳起来,无声地欢呼!
这可是一个惊天大发现。
一夜之间能出芽已然奇怪,现在这些芽竟然一夜长高几厘米,从无到有,这速度堪比国家基建!
纪清越不禁猜测:难道这里的土地有催生植物的特异功能?还会使植物长得更快?如果真是这样,随口乱吐的枣核都能发芽,以后精心照料着的作物更是死不了!
“咦?这画怎么这般奇怪?”外面忽然凑近的声音吓得纪清越打了一个哆嗦,一腔热血顿时凉了一半。
他连忙压低呼吸声,注意外面的动静:这几个兄弟又发现了什么?
“你们瞧,画里的草庐是不是被四郎添色了?草庐怎么洇色了?莫不是起霉了?”李二郎观察细致,一下子就看出画里的不同。
上次放假回来家里还没有这副画,所以李三郎不知道这幅画最初是什么样的,不过他学过作画,知晓里面的一些东西。
他伸手抚上画面,摸了摸,又捻了捻指尖,细细琢磨道:“原以为是起霉,细看竟然不是。入秋以来还未下过一点雨,一点儿都不潮,又怎会起霉?瞧新旧,这墨色并非刚画上去的,与其他地方一样,都是同一个时间画的。”
李二郎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记忆:“怎会……大兄刚挂上去时,我瞧得清楚,分明全是枯黄的。”
三人又看了一会,还是猜不出所以然。
猜不出来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们不敢天马行空地想象,画里住了一个人。
最后自然只能放弃。
听到他们不再将注意力放在画上,纪清越松了一口气,转头去看确实难看的草庐,原来改变草庐会在画面上显现,举一反三,那么要是翻动草庐前的空地……
既然这样,空地是万万不能动了。
对于刚发现的枣核,纪清越决定先按兵不动,明天早上再看看,这几株苗一天后究竟能长成什么样。
外边,兄弟三人又回到书桌边,李大郎从怀里掏出钱袋,推到李二郎面前:“二郎,我这攒了一些钱,你拿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二郎愣了一下,摆摆手直接拒绝:“大兄,这是你给团郎攒的,用也该用在嫂嫂和团郎身上,给我做什么。”
“你阿嫂那还有,我听说胡蒜与麦子一样,要越冬,现在准备还来得及。等量地辟荒后,就能种下去。”
听李大郎这么说,李二郎不急了,反而念叨:“大兄,这是我初次种胡蒜,我未向有经验的农人请教,还不知自个儿琢磨出的方法可行不可行,最重要的是我还未找出贩卖路子呢。”
李大郎看着弟弟将钱袋推回来,笑道:“我们这离关外近,贸易往来繁盛,大家对胡蒜胡芹皆不陌生,可周遭无人种植,你可曾想过这是为何?”
“自然知道。”李二郎得意一笑:“最初,这些香料是胡人千里迢迢从关外带进来的,专做贵人买卖,牢牢把持贩卖路子,也不肯透露种植方法,物以稀为贵,香料风靡之时,价格一度千金难买,香料种子跟着水涨船高。无人种植香料原因有二,其一香料种子价格高昂不易买得,其二香料生意被胡人把持,私自贩卖香料会遭到胡人报复。”
纪清越点点头,原来是这样,那这位李二郎的胆子还真是大。
李二郎看向三郎:“三郎,你可替我算算一斤米的价格?”
李三郎温和一笑,带着自信:“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