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宋家灭门原因(2 / 2)

只是,就算将这八十二人押去了军营,让宋家军一人砍一刀,难道他们心中的愤怒就会消散了吗?

不,不会的。

宋家在这些人的心中那就是信仰一般的存在,就算是将大和朝屠戮殆尽,恐怕也难消这些人的心头之恨。

墨九卿喉结上下滚动了两下却没说出一个字,过了许久许久他才道:“先将人关起来,待朕处理完,与大顺使者一同处斩。”

听到墨九卿要将大顺使者一同处斩,侍卫一惊,“皇上!”

处斩大顺使者,这不是直接宣布要与大顺开战吗?

墨九卿眸光一凝,“退下!”

侍卫身躯一颤,最终还是退了下去。

夏哭夜没做任何反应,这会儿墨九卿情绪显然不太对劲。

对于大夏向大和大顺宣战一事,夏哭夜不置可否,只是,战争爆发,苦的还是百姓。

御书房内很是安静。

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敲门声打破了御书房内的宁静。

“进来。”墨九卿喊了一声。

叶青羽推门走了进来,看到夏哭夜,他怔了一下,旋即跟墨九卿请安。

再次看到叶青羽,夏哭夜也是神色一怔,短短半个月,叶青羽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叶青羽面色蜡黄憔悴不说,两颊凹陷,瘦得皮包骨,眼底的乌青就像是在昭告所有人他已经很长时间没休息了。

“青羽,你怎么过来了?你这模样是怎么回事?”这段时间叶青羽被安排去接待林惠兰等人,墨九卿也没让他来上朝。

骤然看到叶青羽成了这副鬼样子,墨九卿眉头皱成了一团。

叶青羽精神状态很不好,他捏了捏眉骨才道:“臣刚从大理寺过来,皇上,臣怀疑宋钰安没死。”

墨九卿和夏哭夜同时抬头,墨九卿拧眉道:“你说什么?”

“臣刚从大理寺回来,宋家上下一共两百二十一人,大理寺清理时清理出两百三五十二人,按理说其中应该有三十一具尸体不是宋家人,但是,大理寺清理时却清理出三十二具尸体,宋家人少了一人。”

“早上大理寺不敢确定,便请我过去帮忙辨认,宋钰……”说到这里,叶青羽忽然停顿了一下才又道,“宋家上下臣都再清楚不过,所以臣敢肯定,宋钰安还活着,亦或是,我们还没……”

“还没找到他的尸体。”

叶青羽一句话又弄得墨九卿心里酸涩不已。

夏哭夜忽然想起自己半个月前回家遇到的那三人,此时叶青羽这么一说,他忽然觉得被绑走那人的身形跟宋钰安很像。

“皇上,或许叶大人说的是真的。”夏哭夜说。

墨九卿也想起了之前夏哭夜提供的消息。

他眼中燃起一丝希望但很快又湮灭。

那些人屠戮了宋家,又怎么可能会放过宋钰安呢。

墨九卿对叶青羽挥了挥手,“你先回去吧,让朕静一静。”

叶青羽走了,夏哭夜却还留在书房内。

待叶青羽走了,墨九卿像是自言自语似的说道:“你知道大和朝跟大顺朝为何要屠戮宋家吗?”

夏哭夜觉得墨九卿应该是在跟自己说话,他想了想,疑惑道:“因为大商和大夏联姻一事?”

墨九卿看了眼夏哭夜。

夏哭夜敛眸。

“差不多吧。不过,大和早就想跟大夏开战了,这件事只不过是个导火索罢了。”墨九卿说。

夏哭夜不说话了,就算是导火索,宋家因叶林联姻而被灭门也是事实。

大夏几百年里都不曾跟其他国家联过姻,如今大夏忽然要跟大商联姻,大和朝不得不怀疑大夏要联合大商对他们动手。

大商朝是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但爱好和平不代表他们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四国中,唯独大商朝几乎是全民皆兵,就是这次来大夏朝的林惠兰等人都是从小习武。

大和本身就想要跟大夏开战,若大夏跟大商联姻,届时大和跟大夏开战,大商势必要插一脚。

所以,为了不让大商横插一脚,这联姻绝对不能成功。

至于大顺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夏哭夜想到了之前大顺使者看林惠兰的眼神。

大顺使者或许是其中的推手,目的就是加快大和跟大夏开战。

至于为什么是宋家,其实理由很简单,若他是大和朝君王,也会选择宋家。

第一,宋家在大夏朝的地位不同,对于大夏百姓来说,宋家就是他们心中的顶梁柱。

顶梁柱没了,大夏势必人心惶惶,军心动荡。

第二,宋家跟叶家关系好大夏人尽皆知,宋家是因叶林联姻被灭,叶家跟皇帝若还执意跟大商联姻,那便是不忠不义,愧对宋家。

宋家在百姓心中地位不低,宋家因他们而死,他们若执意联姻,肯定也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届时内忧外患,大和朝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将大夏拿下。

大和朝的算盘打得响着呢。

这么一想,宋家真挺倒霉的。

而墨九卿说,这件事跟他脱不了干系,也的确是跟他脱不了干系。

宋家在这件事中,完全就是一个被牵连的无辜者。

想到宋钰安对叶青羽的感情,夏哭夜又是一阵沉默。

“这或许就是孽缘吧。”夏哭夜想。

若是宋钰安还活着,他跟叶青羽,也绝不可能了。

夏哭夜又看了一眼墨九卿,墨九卿不知道宋钰安跟叶青羽之间的事,但就算不知道,他也不可能将这件事告诉叶青羽。

叶家跟宋家感情甚笃,要是叶青羽知道这件事,肯定会崩溃。

傍晚,夏哭夜下值回家,回家路上他又瞅了一眼街道两边。

宋家一事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半个多月,这些百姓已经缓了过来,只是夏哭夜还是能感受得到这些人不如以往热情了。

“哎,这大夏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一对男女结伴从夏哭夜身边过去。

夏哭夜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