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释然(2 / 2)

大伯常年官居高位,官威赫赫。

这些年,历经家破、妻女双亡……

时过境迁,那曾经令人望之生畏的权贵,如今变成了一个闲云野鹤般泰然和善的老头儿。

只偶尔一瞬间,从骨子里透出的孤寂和落寞,令人望之心酸。

廖赟问了京城的情况,又问了廖华裳此行的任务。

等廖华裳将皇上委派之事叙述一遍之后,廖赟抬起头,笑眯眯看了她一眼。

那一眼,锐利尽现,一闪即逝。

快得几乎让人无法察觉。

廖赟轻轻一叹,继而一笑,“大伯如今才知,裳儿才是我们廖家,有大智慧之人。”

每个人求学初始,大多怀有当官为民为天下的豪情壮志。

“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

士子求学,常将“为皇上、为朝廷效力”挂在嘴边。

最终,满腹学识换取的都是自己的仕途和前程。

然而,世人都一样,无论如何挣扎、如何博弈,无论贫穷富贵、官居几何……只要身在局中,便皆是棋子。

生死掌握在下棋人手中。

所得富贵皆烟云罢了。

初始得知廖华裳所做所为的廖赟,以为廖华裳也同样如此。

不过沽名钓誉、为自己和廖家争取一线活着的机会。

在北齐提出要廖华裳和亲的时候,他千方百计劝说周宸,同意这个条件。

因为在他的心中,廖华裳的牺牲,同样也能换取帝王对廖家的愧疚和信任、换取大梁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

他曾以为,他的初衷,廖华裳会明白。

也一定不会拒绝。

后来,北关百姓越来越尊崇廖华裳,朝廷百官在提及廖华裳时,常与民心民意相提并论,他才明白,他当真是,错得离谱!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个天下,不一定非要坐在龙椅上,才可握于手中。

枉他被世人赞誉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却如那俗人无异,皆着了空相。

活了大半辈子,还不如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娃儿,活得通透。

这些日子,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淡泊名利、无欲无求,内心深处到底还是有几分不甘心。

今日与侄女畅谈一番后,整个人仿佛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回府路上,廖华裳听到车厢“咚”的响了一下。

声音很轻,像是被小石子轻轻砸了一记。

她心中一动,挑起车帘,望着路旁漫步跟着马车前行、手里捏着小石子的方炜,粲然一笑。

马车微微一晃,方炜跳到车厢前的车板上,拿手敲了敲车厢,“怎么样,看到在下,感动不?意外不?”

廖华裳轻笑一声,“很感动,意料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方炜跟她是一路人。

甚至,方炜比她更纯粹。

他是真正的义士。

秉持着一颗赤子之心、行侠仗义之人。

济善堂一直都是方炜的一块心病。

因为帮不了那些可怜的孩子走向其残缺的命运,一直为此耿耿于怀。

他也知道廖华裳一直在想办法。

所以,在得知廖华裳重回北关之后,便也在第一时间赶到了北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