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他的制成品样式简单,没那么繁复,不知销路如何。
那边琉璃的销路如何还未可知,这边赵小山便切身体会到了改朝换代对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影响了——朝廷要增收商税。
不论是商业巨贾还是小商小贩,只要是从事工商业经营的,税率一律提高两成!
此外,朝廷还规定,所有商户必须进行财产申报,不申报的或者申报不实的,一经查实,从重处罚。
最恶心的是,朝廷还奖励告发,针对那些申报不实的商户,若有人告发,经朝廷核实后发现情况和告发的属实,没收商户所有财产,分告发者一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时间,所有商户人人自危。
赵小山自觉发达以后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应该没得罪过什么人。
但人心难测,在巨大的利益下,谁知道谁是人谁是鬼。
为保险起见,此政令一出,赵小山第一时间带着家里全部契书去了衙门,将财产进行申报,并补缴了一个月的商税。
多收两成的商税,对于赵小山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别看肥皂作坊和米粉作坊每日里轰隆隆的很热闹,盈利的大头都被周彻拿走了,剩下的分红都被他投入到四个学堂里了。
现在琉璃作坊产出未定,倒是先搭进去一大笔钱。
上面没有大树,没法好好乘凉,赵小山对此咬牙切齿恨得要死,却又无可奈何。
新登基的元康帝真是穷疯了,刚上来就要搜刮,还他妈知道转移矛盾,轻轻松松便给自己找到了来钱道,只是苦了他这样的底层小商人。
赵小山叫苦连天时,周彻也苦恼的很,他的小妾姜家女还过门呢,钱还没为他所用,光交税就交了三万两银。
他对此十分痛心。
更痛心的还在后面,周彻的“丝绸之路”——那个主管南北商贸的叔祖,也被撵下去了,回了京城担任户部的一个主事。
虽然是平调,但一个是清水衙门一个是肥缺,不可同日而语。
新皇帝甫一上台,周彻诸事不顺。
周彻叔祖调走了,原来的肥皂和米粉的销路便成了问题,为了避免产品积压,赵小山不得不缩小生产。
尽管没有裁员,但所有雇工只需要上半天班,工资也相应减半。
雇工们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一时间大为惶恐,以为好日子要到头了,每日里旁敲侧击打听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生产。
那两个作坊都这样,更别说走高端路线的琉璃作坊了,刚开业两个多月,本钱还回来一成呢,便处于半关停的状态了。
那四十个下人不能光吃饭不干活,不得已,赵小山又转头卖了十人。
赵小山这样有些门路和底子的大商户都叫苦不迭,像密水那些小商户,重税之下直接破产的不知凡几。
进入十一月份,周彻那边终于传来了好消息:所有作坊恢复正常生产,姜家女愿意帮他打开销路。
注意琉璃生产在精不在多,物以稀为贵,他打算来个饥饿营销,将价格打上去,提一提利润。
赵小山煎熬了三个月,总算听到了点好消息,松了一口气。
肥皂作坊和米粉作坊的雇员们也松了一口气。
他们还以为自己就要失去这个挣钱的活计了呢。
还好还好,还好山子没事。
新皇上任这么短的时间便折腾出了这么多事,赶上庆元帝十年事多了。
果然皇权之下皆是蝼蚁,任他平日里如何风光,上面一声令下,他便现出了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