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所说的‘水力锻造板甲’是什么意思呢?"毛建地脸上浮现出既惊奇又期待的表情,显然,这两个新鲜的概念是他前所未闻的。然而,他已经习惯了陈华在少府监层出不穷的创新,每次的突破都让他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成就感。
陈华微微颔首,寻了个椅子稳稳坐下,并示意毛建地一同就座,然后便开始详细向这位忠实的助手讲述板甲与水力锻锤的原理和渊源。
板甲,这种诞生于十六世纪却因火器的普及一度被淘汰的铠甲,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伴随着争议,关于何种盔甲最为优秀的辩论从未停歇。然而,在陈华看来,战争淘汰的只会是落后的产品。在西方中世纪的烽火岁月中,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洗礼,骑士阶层最终选择了板甲,足见板甲在其综合性能上超越了其他类型的盔甲。
步入近代,水力锻锤的发明使得板甲的大规模生产变为现实。锻造技艺自钢铁问世之日起便相伴相随,所谓“千锤百炼”,便是对钢铁锻造过程的形象描述,每增加一次锻造次数,都能进一步提升钢材的质量,因而衍生出了“百炼钢”这样的概念。然而,传统的手工抡大锤锻造方式极大地限制了盔甲和武器的生产效率。
于是,在西方世界率先出现了水力锻锤这一革新工具,许多学者甚至认为,这是西方军事科技逐步超越东方的重要起点。如今,陈华正是筹划着引进和复制水力锻锤技术,意图通过这一先进的生产设备,提升封地军工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蒸汽机尚未横空出世的当下,陈华认识到必须先借助水力这一自然能源建立起工业发展的基石。他迫切需要水力锻锤来锻造出足够的高品质金属材料,同时大幅提高诸如车床在内的各类机械设备的产能。目前,陈华手中仅掌握着几种初级的车床型号,距离他构想中的宏大蓝图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总体而言,他寄望于利用水力能源储备制造蒸汽机所需的各种原料、物料,以及高强度的刀具工具等核心要素。当他向毛建地阐述这一构思时,后者愈发激动起来。长久以来,匠人们依靠手工锻造的速度与效率根本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钢铁制品订单需求,而陈华提出的水力锻锤方案恰恰为这一瓶颈找到了破局之道。
“殿下,一旦水力锻锤得以投产,预计能将锻造效率提升至原先的四十倍以上!”毛建地兴奋地插话道。
“没错,准确来说,是四十倍的提升。”陈华纠正并补充道,依据他查阅的文献资料,水力锻锤能使铁匠工作效率飙升四十倍,短短一分钟内即可执行数百次精确有力的敲击操作。尽管水力锻锤存在的一个显着缺陷是动力供应不够稳定,毕竟水流的强度易受环境影响,但这对于当前阶段的需求而言,已然绰绰有余。
在陈华细致的讲解下,毛建地逐渐掌握了水力锻锤的构造原理。实际上,水力机械的核心动力转化机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与他们之前制造成功的风水牲力灌溉抽水机相似,只需通过转动运动转换成动力,其间涉及的齿轮、轴承等机械部件虽有所不同,但原理相通。因此,对于已经成功研制出抽水机的毛建地而言,制造水力锻锤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此外,在这段时间的深入观察与思考中,他深感古人智慧不容小觑,其才智并不逊色于今人,关键在于古代社会普遍缺乏系统的教育体系和广泛的知识积累。
在那些古人们擅长的领域,例如诗词创作、书法艺术、绘画技艺,乃至运筹帷幄之中,他们展现出来的悟性和才华完全可以与现代人媲美。就如同星星之火,只需恰当引导,古人们的潜能就能被迅速点燃。此刻,陈华正在扮演这样的启蒙者角色。
面对水力锻锤这一重要技术突破,毛建地全身心投入到了研发与制造过程中,恰逢得益于现有的高效车床加工条件,水力锻锤的制作进程颇为顺畅。即便如此,由于水力锻锤结构复杂精密,即便是快速推进,第一台原型机的组装工作仍需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陈华对毛建地的手艺和技术实力充满信心,遂将水力锻锤的制造重任交由毛建地主导。每当毛建地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不解之处,便会前来学院请教陈华,两人共同探讨、协力攻关,共同推动这一革新项目的进展。
在这段时期内,他一边照常在学院授课,一边指导李荣明等学生启动了首个化学生产的实践项目——从草木灰中提炼纯碱。这项原本属于王府杂役和少府监的工作范畴,陈华将其独立运作,旨在精细化构建工业化生产线。
同时,随着京州地区肥皂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仿佛春日竹笋般涌现出了众多新建的肥皂厂,导致市场对碱的需求急剧攀升。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他特意将碱的生产分离出来作为专门的产业环节。
“多谢殿下!”伴随一声感激的话语,又一批精炼的碱从王府顺利发出,购得碱的商人们满心欢喜,但也不免暗自心疼。毕竟碱的价格实在高昂,以至于在肥皂的生产成本中几乎占据了一半以上的比重。当这些商人将制成的肥皂售出时,每块肥皂仅能为他们带来微薄的一两白银利润。
其中一名商人感慨万分:“唉,要是我们也能掌握碱的生产技术,那岂不是就赚翻了?”
两位商人边走边聊,其中一个低声对同伴嘀咕:“学?怎么学?据说碱现在不在工厂区生产了,而是在王府旁边的秘院中,那里可是戒备森严,一般人哪里能轻易靠近。”
另一位商人附和道:“确实如此,不过我听说那院子里集结了四百多名学员,每周还会外出一次,如果我们能找到合适的机会,或许通过某种方式……”
“别做梦了。”前者打断了他的话,“每次那些学员出门,都会有王府侍卫严密陪同,普通人根本无从接近。”
两人不由得同声叹息。此时,侯长史恰好路过,听到他们的谈话,嘴角掠过一抹冷笑,心中暗忖:这些商人果然贪图利益,无所不用其极。
进入王府后,侯长史径直找到陈华,首先将刚才门外商人们的对话复述了一遍。
陈华听罢,冷冷一笑,说:“这些商人的小算盘我心知肚明,除了想方设法获取碱的生产技术之外,他们还试图通过石凯豪将奴隶混入工厂区。哼,他们真是低估了我,纵使让他们混进来,我也自有办法让他们无法离开。”
侯长史语重心长地表示:“我提及此事,并非仅仅着眼在工艺保护的问题上,实则是考虑到当今京州局势日益复杂,殿下应当设立一支专属的秘密护卫队,以确保信息畅通与安全。”
陈华神色骤然变得严峻,回应道:“非是我不想建立,实在是眼下尚未觅得可靠且合适的人选。”
在侯长史心中的构想中,这支秘密护卫队堪比现代社会的情报网络,若缺失这样的组织,陈华在陈国内部就如同盲人一般,对于各种重大事件,如这次赵明富家披露的马匹走私案件,事先竟毫不知情。
回想起此次马匹走私案带给他的震动,侯长史深感紧迫:“殿下,我今日来,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下官想到了一个人选,相信殿下一定会对其感兴趣。”
陈华忆起侯长史曾承诺为其物色人才之事,于是紧接着问:“庞长史是不是已经有了合适人选推荐给我了?不知是哪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