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默许此举,皆因心知肚明。
朱由校猛然醒悟,自己竟忽视了历史长河中的一股强大力量——女性。
明朝女性,看似默默无闻,实则作用非凡。
废后之争、太后干政、宫闱秘辛,无一不彰显其影响力。
天启之死,疑点重重。落水、受惊、病情反复,终至肾衰竭状。
是纵欲过度,还是另有隐情?
朱由校目光如炬,心中已有计较。
他提笔挥毫,于奏章上留下一语双关之句:“麦未灌浆,何以充饥?”
随即令侍从送回,明告群臣:选后之事,朕自有主张,尔等勿需置喙。
……………
"陛下,三位义商已至御前。"
"宣见。"
"微臣萧庸、郑拓、赵爽,叩拜天颜。"
三人随刘公公步入,即刻俯首,行以大礼,言辞间透着谦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免礼平身。"
朱由校轻启朱唇,指尖在龙案上轻敲,沉吟片刻后言道。
"忆往昔,神宗圣祖命徐光启整军经武,尔等三位慷慨解囊,资助军需,实乃国家之幸。"
"陛下谬赞,实乃微臣等分内之事。"
郑拓身为三者之首,应声而出,其余二人目光交汇,皆是敬佩。
"善哉!"朱由校微微一笑,赞许之情溢于言表,"如此义举,大明之福。"
言罢,轻抿香茗,继续说道:"赐座,上茶。"
三人就座,神色略显拘谨,目光紧锁桌上茶盏,气氛微妙。
"赵卿,闻尔经营铁业,铁料源自何方?"
"禀陛下,微臣于山东置有矿场,铁料皆出自本土。"
"山东之地,物产丰饶。"朱由校闻言,微露兴味,"年产量几何?"
"约二十万斤之数。"
"二十万斤,颇为可观。"朱由校指尖轻敲,心中暗自盘算。茶马盐铁,历朝皆重,然我大明,私营之风盛行,亦有其道。
思绪飘远,忆及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为民生计,放宽冶铁之禁,言'利在民则官亦安',此等胸襟,令人叹服。
"朕现有一事相托。"
朱由校收回思绪,正色道,"需铁二万斤,煤一万斤,米一万石,及冬衣万套。卿等可应承?"
三人面面相觑,心中暗自盘算。前番捐赠,不过小试牛刀,此番却是倾囊而出。
"陛下放心,微臣等自当尽力。"
朱由校出示市价,三人迅速心算,确认无虞,方应允下来。
至于冬衣之议,郑拓细算成本,朱由校则慷慨加价,既保其利,又显皇恩浩荡。
"然,朕赐尔等颜面,尔等亦需自重。若敢以次充好,欺君罔上,严惩不贷!"
三人诚惶诚恐,连声称是。
"刘时敏,取贡茶一斤,赏予三位义商。"
三人受宠若惊,连连谢恩。
"望卿等尽心竭力,事成之后,必有重赏。"
三人誓表忠心,朱由校满意颔首,茶毕送客。
望着三人离去的背影,朱由校心中暗誓,必当振兴官营经济,以固国本,强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