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本该是兄弟啊。写到这里,我(其实是温子升)写不下去了,只能抱着自己,哭。
……
高欢把这信看完,一时间,还真被弄晕了。到底谁对谁错,他自己都迷糊了。
想想还是当年主公尔朱荣的好,要是他老人家在,你这刺猬,敢跟他,废这么多话?
你还不是欺负他心软。
这封信的内容,很快传到民间,传得天下皆知,吃瓜群众一致站到你这边,声讨高欢的阴险。
只有宇文泰看过了,以他一个距离较近的旁观者身份,凭借他掌握的有限信息,轻易看出了,蟒蛇高欢的可怜,也看出了你,这只刺猬的阴险。
宇文泰这人,年轻热血,很是有些精神洁癖,他很想跟高欢,一较高低,但他完全不想,跟着又阴险又矫情的你,一起掺和。
于是,他按兵不动,想着等你出局之后,再来和他高欢决斗。
英雄的对手,该是另一个英雄。
被温子升的文章,打出一阵严重脑震荡的高欢,过了一个多月,才慢慢缓过劲来,他意识到,不能跟你再这么掰扯下去了,越掰扯,越是一身骚。
那就战场上,见真章吧!
高欢起十万大军,以诛杀斛斯椿为名,从东北两边,夹击洛阳,想要攻上显阳殿,杀到你面前,当面问个清白。
事实证明,高欢真的没有主动要弄你的意思,他那十万大军,是临时拼凑的,行动虽快,但军队组织忙忙碌碌,临战阵型松松垮垮,实际战斗力,十分有限。
连远在长安的宇文泰,都看出了高欢这次行军的破绽,来信提醒你,主动出击,大有以少胜多的机会。
你却不敢。
高欢亲自充当先锋,兵临河桥,斛斯椿看出,高欢立足未稳,如果渡河奇袭,大有一击致命的机会,于是请求你,让他率兵渡河,以求发挥主场优势,尝试先发制人。
你想的却是:今(斛斯椿)渡河,万一有功,是灭一高欢,复生一高欢矣!
你这刺猬啊,否管逮着谁,都要拿你的刺去锥。
或许,这个问题,值得思考,确实不应该灭了这一个高欢,又来下一个高欢。可是,也得先灭了这个高欢,再看看,怎么阻止出现下一个高欢啊。
斛斯椿从此泄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