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气层的操作(2 / 2)

查一查贷款是否符合要求、严格程序、监管到位?

查一查信贷工作是否用心、尽心、上心?

伟人都说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也是一个证明清白的过程。

这一切,都需要一个引子,那就是有人举报。

举报的时机也非常关键。

要选在银行已经放款,程序全部走完,木已成舟,无法制止的时候。否则银行撤款,一切筹划全部白费。

还要选在新书即将上市,书还没有卖出时。印刷厂自然还没有创造辉煌,一切都处于酝酿阶段。否则有了良好的结果和业绩,没有人会太在乎过程中的情况。

举报信送给的对象,也很重要。

纪检组普通人员不行,没有调查中层干部的职权和能力,最多议论一下。而且杨腾飞人缘不错,很可能就瞒下了。

中层干部也不行。这些人背后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涉及面太广,影响较大,容易让事件失去控制,很有可能就闹大了。

行里主要领导也不行。作为一把手,最讲求平衡之道、安稳之法,不希望单位出现问题,很有可能就压下了。

所以,对头小“boss”的王副行长是最合适的。他分管信贷工作,绝对不想闹大。但他为了撤掉杨腾飞,拔掉这个“眼中钉”,又肯定会查。

这一查,不但会给杨腾飞证明了清白,扫清了所有障碍,还让王副行长丢了人,掉了价、受了气。

自然短期不敢再随意整杨腾飞。

因为那样,就有了挟私报复的可能,除非连最起码的脸面都不要了。

等印刷厂一飞冲天,工行受尽褒奖时,杨腾飞前面受的委屈越大,后面得到的奖励,才会更加丰厚。

所以这一波算计,杨腾飞在地球表面,杨晓帆在大气层,而王副行长注定要进坑。

但仅仅一个坑,肯定是不够的,后面还会狠狠地踩。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坏蛋来了,迎接他的有大脚。

杨晓帆知道,这个王副行长,身上是绝对不干净的。一查一个准,只是现在还没有合适的时机介入。

再世为人的杨晓帆,两辈子都没有写过举报信,开始写的时候还真有些犯愁。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知易行难。

为了避免笔迹暴露,用左手写字,而且故意写草一些。

事情不用讲太详细。就说杨腾飞的儿子杨晓帆,刚在印刷厂拿了稿费。杨腾飞和印刷厂关系处的很好。

春秋笔法最为合适,朦朦胧胧、模模糊糊,特意留出调查的空间来。

让那个暗地里善于阴谋、明面上利用阳谋的王副行长去好好调查一下吧。

书法大师杨晓飞自然懂得,什么是留白。

事实也如同所料,这个时代信访工作压力,还不是很大,信件检查的不严。这封信,很顺利就到了王副行长的手里,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

当王副行长,怀着好奇的心情,看完这封署名为“一位热心群众”的来信后。

他的眼睛亮了,心思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