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连姐都叫上了(1 / 2)

再接下来,主讲从祝晓敏变成了陈旭东,给他分析目前内地的经济政策,介绍全国的商业情况。

陈璋听着,如同打开另一扇窗,看到另一个世界一样,说不出的惊喜。

之后,又提出最后一个问题:“内地的政策,不会再变了吧?”

虽然已经过去十年,可是那十年的运动太过惊心,让人很难忘掉,这几乎是所有外商、港商都担心的。

陈旭东笑起来,摇头说:“那十年是历史问题造成的,现在全国上下一心,都是奔着富裕去的,太远不敢说,至少三十年之内不会变的。”

陈璋问:“经济政策呢?鹏城、羊城这边能执行吗?”

这话说出来,连另几个人也跟着笑。

见陈璋一脸的不解,陈旭东抬下巴指指前边的祝晓敏:“陈先生如果看过那些材料,或者见过祝局长的名字,这几年很多经济政策,本就是她拟定的。”

“真的?”陈璋只觉得,这几天过的很魔幻,一下子让他认识这么几位神奇的人物。

终于,十几天后,陈璋决定在鹏城建厂,经陈旭东帮忙准备一系列材料,向鹏城工商部门提交申请。

不要说工商部门本就有陈旭东的同学,单凭祝晓敏团队是京城特意派下来做这项工作的,工商部门也会特事特办,不过三天,所有的手续都已经齐全。

再接着,又由许鹏宇帮忙,选地、批地、规划建厂,再由逐鹿建筑公司总包所有工程,一条龙服务。

陈璋家里是三代经商,也算是见惯了大风大浪,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能办的如此丝滑,感慨之余,拍着陈旭东肩膀,向祝晓敏说:“忙过这几天,我们再坐坐,我得请大家放松放松,表示感谢。”

祝晓敏婉拒:“陈先生不用客气,那本就是我们的工作。”

陈璋笑:“我还有几个朋友,也是港城来的,听到祝局长大名,想要见见,刚好趁这个机会。”

一个港城的富商,他的朋友即使不是富商总不会太差。

听到最后一句,祝晓敏也不客气了,一口答应。

陈璋定的是鹏城最大的一家酒吧,开了一个大包厢,里边长长的一排沙发前摆着两张大茶几,对面还放着一台二十四英寸的大彩电,下边播放机放着录像带,邓丽君正在屏幕里唱着《甜蜜蜜》。

白桂花跟着祝晓敏一进去,就“啧啧”几声,小声说,“这包厢可比前几次的大多了。”

在内地,很多合作是在饭桌上谈成,而在羊城、鹏城这边,却是很多在酒吧谈成,这十几天来,她跟着祝晓敏可是下过好几家大大小小的酒吧。

陈璋和另外四个人已经在包厢里等着,看到祝晓敏几人进门,都站起来,听着陈璋的介绍,热情的打招呼。

这四个人三男一女,都是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三个男人都是西装革履,精明强干的样子,女人却穿着一条连衣长裙,头发高挽,倒像是谁家的阔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