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东笑:“不然去你们办公室坐?”
祝晓敏也笑:“估计更乱。”伸手接过来,“给我好了。”把窗台上的东西挪挪,直接放窗台上。
许鹏宇“嘿嘿”干笑几声,把杯子给了大家,让他们自己找地方,自己匆匆的出去。
叶歌抿唇笑:“他都不反驳,看来晓敏姐说对了。”
祝晓敏笑出声,点点头:“是啊。”
陈旭东也忍不住笑,向叶歌解释:“以前我们住在知青点,男知青宿舍总被她们念叨。”
看来是一向都乱。
叶歌也了然,侧头向陈旭东看一眼。
一起工作这几个月,陈旭东做事干净利落,平时衣着虽然不是很讲究,可总也干净清爽,就不知道屋子里是什么样子,心里盘算,等回羊城,找机会去门口瞅瞅。
许鹏宇安排人去买被褥,自己很快回来,又带着几人去选屋子,说:“这几年如果你们要常跑鹏城,这几间屋子就给你们留着。”
祝晓敏点点头:“有得多就留着,有新人要住也尽管住,我们来也只几天。”
屋子选好,再安排人清理打扫,等一切安排妥当,邢庆生也已经回来,见面又是一阵寒喧。
第二天,祝晓敏三人先往鹏城外贸局,先沟通过在羊城展开工作,再和招商办的同志做工作对接,拿到一些在鹏城的一些港商和外商的资料。
再之后,跟着负责接待的王珏走遍了鹏城的几个商圈,了解各行业的情况。
邢庆生和许鹏宇白天大多在忙,到了晚上,就过来和祝晓敏几人一起吃饭,顺便讨论工作,或者各自的工作,或者集体的公司,相互帮忙做些分析。
两人在这里虽然做的是建筑和规划,可是因为有自己的建筑公司,又有自家食品厂、电器厂的产品运来鹏城,倒是对鹏城的经济情况颇为了解。
在各大商圈里,不管是服装还是食品,或者是家用电器之类,早已经被内陆过来淘金的人挤满,鹏城目前欠缺的是来办厂的企业。
祝晓敏沉吟一会儿,有些不解:“这几年我们制定的经济类政策,已经给外商很大的优惠,招商怎么会有问题?”
分明是一个极大的市场。
邢庆生叹气:“也不是没有人肯来,只是鹏城新建,市场有,机会有,可是秩序欠缺,也就有了更多的犯罪,再加上改革还不到十年,所以很多外商拿着钱却下不了决心。”
许鹏宇说:“我倒是见过几个港商,他们颇有意向,只是还在观望。”
祝晓敏立刻问:“做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