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车队到了蔡府门口,甄逸一看,蔡邕已经在大门口迎接。
这是最高的礼节了,据此表示,蔡府很注重这次甄家的拜访。
这拜师八九不离十了,众人寒暄几句,由蔡邕侧身请甄逸进门。
甄逸拱手回礼,伸手示意,客不压主,主家先请。
蔡邕也不再客套,带头鱼贯而入。
客堂众人落座,甄悠在便宜老爹身侧斟酒添菜。
席前摆案,漆器耳杯(羽觞)。
间席相谈甚欢,蔡家是忠孝素着的名门,所以不会有歌舞助兴。
酒过三巡,便宜老爹开始扯话题,几句寒暄开场白过后,重头戏来了。
“古之学者必有其师,片言之赐皆是师也,小儿不才,幸得伯喈兄指点,故今携小儿上门,欲求拜为师。”
然后一顿夸自己孩子多聪明好学等等。
语罢:“不知伯喈兄愿否?”
蔡邕捋须笑而不语,甄悠那还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赶紧从甄逸背后走出,拱手天揖大礼,没有纳头便拜。如果上来纳头就拜,拜完以后,如果蔡邕看不上,两家都尴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家会不会就此结仇都不好说,反正脸面是挂不住的。
蔡邕见此微微点头,心下很是满意,这才仔细打量眼前小童。
眼如点星,肤白如玉,一脸稚气,却藏有几分英气。
哎,长大后不知是多少女儿家的情债啊!
见甄悠识大体、知礼数,捋须收起心思问道:“堂下小童,可知今日缘何来此?”
“回先生的话,为求学而来。”
蔡邕偏了偏头:“因故而学,学故而是知矣?”
甄悠一拱手,朗声道:“明理,明心,明志。”
蔡邕扶须点头,还行,中规中矩的回答。又问:“苍颉、凡将、九九、六甲等可通读?”
这些都是启蒙书籍,类似现在的生字表。
“回先生的话,已在读《汉书·艺文志》第一卷中《六艺略》。”
蔡邕有些吃惊,捋须的手都停顿了一下,摇摇头不信。
“九九可能背诵?”
“可。”
“从二九序始。”
甄悠心里翻了个白眼,这是幼儿园的难度。其他又一一考过,基本功很扎实。
蔡邕点点头,
“《六艺略》读到哪里了?”
“诗、书、礼。”
“何故跳过易?”
“回先生的话,看不懂。”
蔡邕呵呵一笑摇头,看不懂才正常,在期待什么?
“既读诗,那我考考你。”
甄悠没说话,只是拱手听题。
蔡邕一挑眉:“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作解几何?”
我会解个 der,还解几何,真当自己是神童啊,意思倒是明白。
这是出自诗经,在甄府都看过,隐晦表示了见到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