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曹魏离间(上)(2 / 2)

但华歆不知道的是,士颂根本就没有想过要见他。

等他到了临沅城内的驿所时,仅仅见到了马良和孟光。

白眉马良在这个时空自然是大名鼎鼎,颖水大败后,辗转千里,花费数年终于南归士颂,不仅仅是楚国之内,都认可其忠义,就连曹魏境内,都有不少人对其赞不绝口,认为没有能留下马良,是情报部门的重大失误。

楚国这边,明面上的对外事务,则是孟光这个不简单的老头子。

他在汉灵帝时,就已经是大汉朝廷中央的官员了,后来由于董卓之乱,他不得不逃离关中,入蜀地之后,是得到了刘焉刘璋父子的高度重视。

这孟光可谓是博览群书,精通旧历,可以说是一位知名的大儒。

其身份地位,士颂用来当自己楚国的九卿大鸿胪,也就是所谓的“楚督蛮史”一职,那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历史上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也十分重用这位孟光,让他和许慈并掌制度,后来更是升职为了大司农,也是个耿直有主见的人。

见到这两人,华歆当然是好好行礼,双方落座之后,华歆说明自己奉天子之命而来,求见士颂。

孟光是一点面子都不给他,直接问道:“哼,天子之命,我家主公自然不得不尊。就怕是有人假借天子之命,行自己个人之谋划啊。”

“丞相乃是大汉丞相,他行令办事,不也是在为大汉办事吗?”华歆依旧说着曹魏官员们最后的遮羞布。

马良嘿嘿一笑,继续说道:“书信可暂时先交给我们,由我们呈给楚侯,待楚侯阅过之后,再给答复。”

“楚侯如今事务繁忙,六七十万大军调度分配,后勤物资,如何谋划破敌,都需要他来安排,后续收复荆北诸郡和汉中郡失地,为天下除贼也令他不分开身。”

华歆也是个脸皮厚的,明知道马良在讽刺他和他背后的曹操是国贼,但他楞是装傻不接话,继续和马良,孟光二人虚与委蛇,想要探口风。

他想要知道楚国这边,对于曹操这次南征,真实的想法是什么,难道真是士颂摆在明面上的那种口号,鱼死网破,拼死一战,以决定天下走势?

同样的,在不远处的楚侯府中。

士颂和刘巴,贾诩等人也在议论着华歆这位曹魏的使者,从前的“故旧”。

“华子鱼此人,贪恋名利权位。纵然在《建安小人集》中,榜上有名,但对于他来说,认定天下必然会归属于曹操,那这种书籍自然也就成为了野史,不值一提,他是不会在乎的。”

徐庶在荆州时,曾和华歆有过接触,当时自己还觉得华歆这人不错。

但后面华歆为了曹操给出的“中央职位”,翻脸叛逃,拉开了曹魏在士颂集团“挖人”的先河。之后。徐庶对华歆好感全无,甚至还有些反感。

“华歆这人,唯一值得称道的,便是他的学识本领,在武陵书院内,许多儒家经典着作,他的解读,十分不错。主公将他分为小人之儒,恰如其分。”武陵书院派系的代表,石韬这时候也站出来说话了。

石韬的话,看起来是在贬低华歆,但士颂知道,石韬说来说去,就是想要“保住”华歆。

他知道士颂对于华歆不满,但他认为士颂只是因为华歆当年本属士颂,却贪恋权位,去投效了曹操,他有心替华歆提升其“存在”的价值,强调他华歆也是大儒,对于儒学经典的理解十分到位,可以作为传授儒学的大师。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位儒学大师,在士颂所熟悉的另外一个时空,是曹魏改朝换代的急先锋,亲自上阵逼迫汉献帝“禅位让贤”。

他用自己的言行,给天下所有人展现了所谓的大儒们,对于“忠义”的理解。

那就是:我自入关,自有大儒替我辩经。

这些不要脸的“大儒”,学者,只要是谁实力强,他们就投降谁,抱谁的大腿,最终只要对于他们这些大儒本身有利益就行。至于国家存亡,版图异色,百姓罹难,道义礼法,统统都可以抛之脑后,不管不问。

只要刀子狠,这些书读到狗肚子里面的“大儒”,跪得比谁都快。

就好像历史上劝刘禅投降的谯周,千百年后一样有人给他辩解,说他是为全天下着想的“大儒”,说蜀国的实力不如魏国,就应该投降,谯周是爱惜百姓的大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士颂看来,这些学者给谯周辩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观点,都能完美的套在卖国贼汪精卫的身上。汪精卫也是觉得二战时的日本军力强大,远在中国之上,也觉得中国就应该投降。汪精卫和谯周,其实没有任何的区别。

所以在士颂眼中,那些给谯周平反的人,要么是在哗众取宠,要么就是暗中收了外国势力的好处,想要借古讽今,借着给谯周平反,来给汪精卫招魂。

这种人,其心可诛,人品道德恶劣低下,是败类中的败类。

也正是因为对这种所谓“大儒”的厌恶,让士颂动了杀心。

当时士颂让华歆在自己手下做事,多少也想着,或许自己的到来,可以改变和影响这位大儒,让他在自己手下,发挥正面的作用,也避免他跑去,做那逼迫汉献帝禅位的破事。

士颂却没有想到,自己可以带来后世的思想,制度,军法乃至一些小技术。

但人心和人性,却不会因此而改变!

有些人,他们注定就要去卑躬屈膝,要奴颜媚上,要舍去自己的人格和自尊,去获取利益。

你要是想要拦住他们,他们宁死也要和你拼命。

于是,士颂没有阻拦华歆,也没有派出暗组的人,让华歆半路出意外。

只是现在,这个恶心了自己,让自己觉得吞了苍蝇一样的恶心人,又一次来到了自己的面前,而且想都不用想,肯定是曹操有意安排过来的。

士颂心里,那是不爽到了极致。

在听说华歆将来的消息时,士颂的第一反应是,杀之以祭旗。

后来好歹被刘巴等人拦住,表示至少要了解华歆此来的目的,士颂这才没有动手。

而石韬也趁机来到楚候府,一起参与议事。

话里话外,听出士颂的杀心之后,连忙出言想要保住华歆不死,想要好歹让他在武陵书院,苟且当个文学专家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