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二章 梁益尽失(2 / 2)

代晋 大苹果 1492 字 5个月前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过了几个月安逸日子的大晋君臣上下顿时陷入了一片紧张和恐慌之中。

三十年前,大晋安西将军桓温攻克成汉之后,益州之地被视为固若金汤之所在。如今再一次从大晋的版图上被剥离,令人震惊。

而真正的威胁不在于丢了一块地方,在于秦人攻梁州益州,既拉开了氐人大举进攻大晋的序幕,暴露了他们觊觎大晋的企图。而且,梁州益州之地乃大江上游之地,在战略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水路可顺江而下,陆路可出川攻入大晋西南腹地。威胁之大,不言而喻。

二十二日上午,朝堂廷议上,尚书令王彪之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巴蜀之地,地处长江上游,又是我大晋西北侧翼要冲之地,更是人杰地灵富庶之地。氐胡占之,对我大晋危害极大。哪怕是被地方蛮族霸占都能可以接受,但唯独不能为秦人所据。秦人占梁益两州之后,便会利用地利之优威胁我侧翼内腹。更可打造战船,顺流而下,直接威胁我大晋东南。巴蜀之地的财富人力尽归秦人所有,更是让秦人实力增长。故而无论如何,需要夺回梁州益州,否则后患无穷。”

王彪之的看法代表了朝堂上的主流看法,王坦之谢安等人都表示认可。因为道理很明显,几乎没有什么异议。

郗超也没有提出别的意见,他也认为秦人占梁州益州是为了侵吞南下在做准备。暴露了氐人觊觎大晋的野心。

但是这件事固然说起来义愤填膺,真正要解决却不是朝堂上这帮人能够决定的。都说要夺回梁州益州之地,那么便要派兵马去作战。谁手里有兵马?自然是桓大司马了。

距离梁州益州最近的便是荆州。荆州是桓氏的地盘,不光是荆州,桓豁现在是荆州刺史,兼领周边豫、宁、梁、益四州诸军事。也就是说,在名义上,那便是桓豁要做的事。梁州益州被秦人攻占,只有桓氏才能出兵,而且只能是荆州的桓豁派兵去攻。

所以,说来说去,需要桓大司马点头才成。

于是乎,司马昱下达圣旨,命人前往姑塾向桓温询问如何应对,表明了朝廷希望收复梁州益州的想法,请桓大司马出兵。

满朝文武包括司马昱在内,都以为桓大司马在这种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应该是态度鲜明,立刻便会做出回应。会即刻下令荆州军准备行动。

然而,桓温拖到第二天才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上言道:“老臣近来身子倦怠,精神欠佳,病卧在床,不理事务。军中事务亦交于属官。故而无法定夺此事。老臣虽挂名丞相,但只是虚职,朝中谢安王彪之王坦之等人当局,朝政大事陛下当同诸公定夺,怎反来问于老臣?安石等人皆为我大晋俊杰,这等小事,自然是处之泰然。陛下交给他们去处置便是。”

上上下下尽皆惊愕,桓温居然不阴不阳的说了这么一番话,当真令人失望。朝廷要行动,只能下旨调动荆州兵马。但是,没有桓温的点头,桓豁会出兵?朝廷若能调的动桓氏所掌握的兵马,又怎会有眼下的朝廷局面?

司马昱又是恼怒,又是忧虑。加之这两日因为梁益二州之事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安眠,受了些夜露风寒,当即便病倒了。

王彪之谢安等人也无计可施,难不成调中军去收复梁州益州不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私底下王彪之大骂桓温已经丧心病狂,不顾大晋大局,手握重兵,却不肯出动。这已经是完全的丧失了底线的行为了。

然而,就算骂的再凶,却也无计可施。朝廷上下一片忧心忡忡,愁云惨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