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离开汴梁(1 / 2)

回去之后,姜齐一行人便和周侗告辞。

“你小子啊,就是太矫情。” 周侗轻轻叹息一声,那声音里满是岁月的沧桑与感慨,“这官府办事,古往今来一直如此,又何必这般纠结呢?你饱读史书,熟知春秋大义,咱虽是个舞刀弄剑的武夫,可也明白这世间之事,哪能事事都顺遂心意?就此事结果来看,对你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一直如此,便是对的?”姜齐神色一正,恭恭敬敬地拱手一拜,说道:“师傅所言,小可岂会不知?只是目睹这一切,对宋室的未来,实在是感到愈发失望罢了。他日,若是小师弟岳飞遭遇如此糊涂官,又该如何是好呢?”

“嘿!老夫看谁敢?”周侗双眼陡然一瞪,“再说,若是飞儿他日落难,你们当师兄的还能不管他?”

“必当伸手!”姜齐毫不犹豫地应道,随后又转向小岳飞,目光中满是关切与期许,“他日,若活的不痛快,或者受了冤屈,可往梁山去!师兄必定保你平安!”

“有你这句话,也不妄飞儿叫你一声师兄!”

“师傅莫忘了还有林某这个教头在。”林冲温和一笑,道,“林某虽是教头,在禁军里还有些面子,能说上些话……”

“你可算了吧!”周侗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脸上的神情带着一丝恨铁不成钢,“交给你老夫更不放心了。就你那性子,说的好叫柔和,说不好听叫窝囊。”

“林师兄家室齐全,顾及颇多,哪里能像我等这般自在洒脱呢?” 姜齐呵呵一笑,那笑声里既有对林冲的理解,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师傅,此番一别,小可怕是很难再来汴梁了,还望您保重身体,若是日后有闲暇之时,还请到梁山暂住,让徒儿尽尽孝心!”

“等飞儿年龄再大大吧,”周侗揉着岳飞头上扎的总角,“一路前行,注意安全,老夫就不送你了,但是要切记,江湖事一个规矩,朝堂事又一个规矩,不可混乱!”

“学生受教!”

姜齐三人回了客栈,打包行李,牵马出城。

姜齐望着眼前这座繁华的汴梁城,心中五味杂陈。街道两旁,各种生意的店铺琳琅满目,招牌幌子随风摇曳。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讨价还价声、吆喝声此起彼伏。道边酒楼之上,儒生学子们高谈阔论,展示着自己的才学抱负,而城墙边,却有士卒丢了兵器,窝在角落里赌钱,他们的眼中只有色子牌九。

姜齐心中暗叹,难怪辽国要南下,金国要南下,蒙古国也要南下,这就如同小儿持金行于闹市,不被抢夺才不正常!

出了城门,姜齐正要上马,就见高柄坐着一顶华丽的小轿,晃晃悠悠地停在了一旁。高柄满脸横肉,脸上挂着一丝放肆的笑容,那笑容里带着一种让人厌恶的嚣张。

“姜齐,这可是小爷第二次让你从汴梁城滚出去了!” 高柄扯着嗓子大声叫嚷道,声音尖锐刺耳,如同夜枭啼鸣,“小爷我出生之后被人欺负了一辈子,自从认了干爹,就没人敢不给小爷面子!姜齐,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么惨吗?小爷就是要杀你这只鸡,来儆一儆汴梁城里的猴!”

姜齐端坐马上,身姿挺拔,他冷眼注视着高柄,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与轻蔑,冷冷地说道:“不知所谓!滚!”

说罢,姜齐猛地一挥马鞭,那马鞭在空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弧线,发出 “啪” 的一声脆响,仿佛一道惊雷在高柄耳边炸响。

高柄见姜齐抬手,心中猛地一缩,像一只受惊的老鼠,慌慌张张地往轿子后面躲去,同时本能地闭上眼睛。他的动作慌乱而滑稽,整个人缩成一团,双手抱头,仿佛那马鞭已经抽到了他身上。

“衙内,跑了!”抬轿子的帮闲强忍着笑意,努力掐着自己的大腿,生怕一不小心笑出声来。他们的肩膀微微颤抖,眼神撇向别处,只敢偷眼看一下高柄那狼狈的样子,心中暗自好笑。

“跑了?” 高柄故作镇定地一震袖子,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威风凛凛,从容地坐在轿子上,“我知道!可惜了这么个玩意儿!不然小爷非得让他知道什么叫权势滔天!”

“郎君!”马背之上,郁保四直接问道,“这高柄如此人物,何不像上次那般一刀解决了?留着也是祸害!”

“没错,正因为他是祸害,才留着他!”姜齐道,“这人现在活着,可比死了管用的多!”

“对!就像蒲东那个县令,若是没有那个县令出手,关胜兄弟现在还是巡检,哪里能撇家舍业的去梁山快活!”焦挺笑道,“咱们兄弟一起,不比窝在巡检位置上受气开心?”

“只是可惜了林教头,”郁保四有些担心,“教头和咱们相聚了些时日,高柄若是迁怒,又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