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公,你也穿越了?(1 / 2)

次日破晓,晨曦微露,姜老爷言出必行,一把揪住背伤尚未痊愈的姜齐,大步迈向私塾。

瞧着姜齐疼得龇牙咧嘴、满脸痛苦的模样,姜老爷的耐心瞬间消散,抬手 “啪” 的一巴掌拍在他背上,眉头紧皱,怒声骂道:“这点疼都忍不了?想当年老子在刀口上舔血,眉头都不带皱一下!”

姜齐偷偷抬眼,瞧了瞧老爹,心中满是好奇。平日里,老爹看着普普通通,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发起火来,那股子深藏的匪气便会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姜齐心底一直琢磨,老爹以前到底是干啥的?

这一天,在老爹那如炬目光的监督下,姜齐老老实实完成了课业。

对于姜齐而言,背诵《百家姓》《千字文》这类启蒙书籍,简直易如反掌。可拿起毛笔写字,却成了他的一大难题。上辈子活了那些年,硬笔他都没练就一手好字,如今要用毛笔书写,实在是力不从心。

看着姜齐那写得比鸡爪挠的还难看的字迹,姜老爷却欣慰地点点头,好歹儿子识字了,还能把字写完整,这就足够了。

下课时,姜老爷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对姜齐说道:“不错。过些日子,等春麦子收了,你跟爹一起进城。”

“进城干啥呀?” 姜齐一边收拾书桌上写废的纸张,揉成一团随手丢到一旁,一边不解地问道,“也没啥东西要买的。”

“当然是去给你爹我当账房先生。” 姜老爷盘算着,吩咐道,“你如今也算识文断字了,能省则省。咱家就算家业再大,也禁不起挥霍。”

“我?当账房先生?” 姜齐难以置信地指着自己,苦笑着说,“爹,您别开玩笑了。还是让孔老师跟您去吧。”

“孔先生另有要事。” 姜老爷不容姜齐反驳,斩钉截铁地命令道,“让你去你就去,哪来这么多废话!”

姜齐只能无奈点头,任由老爷子给自己这个九岁孩子的年幼肩上加了担子。

宋朝时候的春小麦?一般在六月至八月份收割。

由于西溪村男丁较多,劳力充分,刚到八月份便已经收割完成。

姜齐躺在满载小麦的牛车上,咬着麦秆儿,头枕着双手,翘着二郎腿,双眼无神的望着天空,丝毫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模样,让坐在前面的姜老爷恨得牙痒痒。

姜齐此时脑海中正回忆着之前收租时候,自己老爹那副地主做派,以及那些租户小心翼翼,欲言又止的卑微,心底一顿烦躁。

“老爹,咱们家收的租子是不是太多了?那些租户剩下的粮食吃的到明年吗?”

“多?”姜老爷嘿嘿一笑,“再少,那闹事的就不是咱们家的租户了,你信不信,今天你敢降租子,明天县尊就能找个由头把咱们家下大狱!”

“为什么?”姜齐不解,他虽然是穿越过来的,但是对于宋朝地主的那些事,了解的确实不多。

“得让租户活下去,但是不能让他们活的太好,不然他们手里有了余粮,有了钱,就能自己买地,自己当家,你明年的地找谁种去?”姜老爷给姜齐掰开了糅碎了解释道,“之前你老爹也不知道,想着能让他们活下去也算是积了功德,后来听郓城里做公的一个老吏说了因果,才算是把财主做的通透了。”

姜齐撇了撇嘴,不再言语,这话听着很是耳熟,还真是越是淳朴的道理传的越久。

姜老爷继续说着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但说了半天没听见后边有动静,转头一看,不由愕然失笑,原来姜齐早就已经听着老爹的絮叨,卧在麦垛里熟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