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虎沉默不语,李应知道此时自己应该加一把火了。
“田兄,如今之势,正是起义的绝佳时机,你在此处,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岂有不反之理!” 李应神色郑重地说道。
“何为天时?如今北宋朝廷腐败不堪,皇帝昏庸无道,奸臣当道,苛捐杂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天灾不断,水旱灾害频繁,民不聊生。此乃上天给予的天赐良机,是时候推翻这腐朽的朝廷,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正所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如今天时已至,如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必将后悔莫及。”
田虎没有说话,但孙安和卞祥已然是动心,李应接着说道:“再看地利。田兄所在的威胜州沁源县,万山环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可以作为起义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凭借这里的地理优势,逐步扩大势力范围。而且,沁源县周边还有许多州县,这些地方的百姓也对朝廷不满,如此地利,岂不是为起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孙安和卞祥已经站起身来,随时感觉就要抄起身边的家伙去和官府拼命,田虎的眼神中渐渐露出一丝认同。
李应趁热打铁,说道:“最后是人和。田兄你为人侠义,在当地百姓中素有威望。如今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有一个英雄能够带领他们摆脱困境。只要田兄振臂一呼,必定会有众多百姓响应。而且,有我们梁山的钱财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田虎听了李应的分析,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应,说道:
“李兄,这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梁山此次送钱而来,肯定是有利所图,说说你们的条件吧。”
李应听了田虎的反问,微微一怔,旋即神色坦然地说道:“如果说我梁山有什么条件,第一就是要田兄尽快起兵,一个月内必须攻占州县,其次不能残害百姓,否则与那大宋朝廷有何分别。”
田虎不再纠结,起身毅然说道:“李兄所言极是。我田虎本就对朝廷的所作所为不满,如今听了李兄的分析,更是觉得起义之事势在必行。我田虎若再推辞,便是不识好歹。”
说罢,当即与孙安、卞祥、李应歃血为盟,并约定半月后起事,先打下这沁源县,而后再逐渐扩张。
自己当说客的任务已经完成,李应还补充了一句:“将来田兄起事后,我梁山也依然会与田兄有生意上的往来,望田兄不要忘记我梁山今日所为。”
“一定!”
这边田虎的挑动也已经完成,李应自然是大功一件,带着鬼脸儿杜兴回来梁山复命。
至于郭猛这边下江南,原本以为是他记忆中那片富饶的鱼米之乡的景象,却不曾想,因为朝廷屡次收要花石纲,搞得民不聊生,破败不堪。
郭猛摇了摇头,他心疼这些百姓,但也知道这些事情急不得。他马不停蹄,来到清溪县后,就开始寻找方腊的住处,最后,他在一处挂着“方府”牌匾的宅子面前停住脚步。
这宅子虽大,但是因为之前的大门阻碍了花石纲的运送,被官府强行拆除,现在还没有复原,几个工匠正在这里修修补补。
郭猛上前施礼:“敢问此处可是方腊的宅子?”
几个工匠看到有生人,顿时警惕了起来,随即又点点头:“你找我家主人何事?”
“还劳烦通报一声,告诉你家主人,说梁山泊郭猛前来拜见。”
几个人一听郭猛自报家门,惊讶不小,但马上就去往府内通报,没过多时,便来请郭猛入内。
郭猛见到方腊,此人身材高大,面容冷峻,眼神中透出一股狠辣之气。
“你就是郭猛?踏平祝家庄的那个郭猛?” 方腊的声音冰冷而威严。
郭猛拱手一礼,坦然道:“正是在下。方兄,我听闻江南百姓之苦,特来相助。我带来了一些钱财,希望能为起义出一份力。”
方腊的怔了一怔:“我不知道你说的什么起义,我方腊乃是良民,你梁山现在已经在造反的贼人,还是请郭头领速速离开。”
郭猛道:“方兄,你瞒得了别人,瞒不了我,刚刚我一路进来,少不了带刀的人在府中走动,衣内皆有盔甲,相信不用我说,你也知道私自藏甲是什么重罪吧?”
眼见藏不住了,方腊也只能不冷不热地说道:“郭头领真是好眼力,恐怕你今番到此,还是带了些别的事情吧?”
“哈哈哈哈。”郭猛笑道:“明人不说暗话,郭某人自觉梁山颇有钱财,想助方兄早日做成大事!”
田虎沉默不语,李应知道此时自己应该加一把火了。
“田兄,如今之势,正是起义的绝佳时机,你在此处,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岂有不反之理!” 李应神色郑重地说道。
“何为天时?如今北宋朝廷腐败不堪,皇帝昏庸无道,奸臣当道,苛捐杂税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天灾不断,水旱灾害频繁,民不聊生。此乃上天给予的天赐良机,是时候推翻这腐朽的朝廷,建立一个新的秩序,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正所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如今天时已至,如若不抓住这个机会,必将后悔莫及。”
田虎没有说话,但孙安和卞祥已然是动心,李应接着说道:“再看地利。田兄所在的威胜州沁源县,万山环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里可以作为起义的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凭借这里的地理优势,逐步扩大势力范围。而且,沁源县周边还有许多州县,这些地方的百姓也对朝廷不满,如此地利,岂不是为起义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孙安和卞祥已经站起身来,随时感觉就要抄起身边的家伙去和官府拼命,田虎的眼神中渐渐露出一丝认同。
李应趁热打铁,说道:“最后是人和。田兄你为人侠义,在当地百姓中素有威望。如今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有一个英雄能够带领他们摆脱困境。只要田兄振臂一呼,必定会有众多百姓响应。而且,有我们梁山的钱财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田虎听了李应的分析,心中的疑虑渐渐消除。他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应,说道:
“李兄,这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梁山此次送钱而来,肯定是有利所图,说说你们的条件吧。”
李应听了田虎的反问,微微一怔,旋即神色坦然地说道:“如果说我梁山有什么条件,第一就是要田兄尽快起兵,一个月内必须攻占州县,其次不能残害百姓,否则与那大宋朝廷有何分别。”
田虎不再纠结,起身毅然说道:“李兄所言极是。我田虎本就对朝廷的所作所为不满,如今听了李兄的分析,更是觉得起义之事势在必行。我田虎若再推辞,便是不识好歹。”
说罢,当即与孙安、卞祥、李应歃血为盟,并约定半月后起事,先打下这沁源县,而后再逐渐扩张。
自己当说客的任务已经完成,李应还补充了一句:“将来田兄起事后,我梁山也依然会与田兄有生意上的往来,望田兄不要忘记我梁山今日所为。”
“一定!”
这边田虎的挑动也已经完成,李应自然是大功一件,带着鬼脸儿杜兴回来梁山复命。
至于郭猛这边下江南,原本以为是他记忆中那片富饶的鱼米之乡的景象,却不曾想,因为朝廷屡次收要花石纲,搞得民不聊生,破败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