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翌日,等日上三竿之后。
司马懿才决定开始向东京进发。
一行五人,分别坐在两辆装有瓷器货物的马车上。
柴进与燕青坐在前面的一辆马车,司马懿与杨再兴坐在后面的一辆马车。
至于还有那戴宗,他说他脚力好,非得要用双腿赶路。
事实证明确实如此,他人一会儿窜到队伍前面,一会儿窜到队伍后面,一点也看不出用上腿赶路的疲惫。
他们几人的衣着也十分简单,整个队伍看上去,就像是从村子里赶去城里做买卖的小商贩,显得十分的平平无奇。
“大哥,为何咱们这一次不坐船走水路,反而还要如此麻烦的走陆路?”
在后面的马车上,杨再兴看向坐在身旁的曹大哥问道。
从梁山泊出发,可是有直达东京的水路,速度不但更快,而且还更为方便。
杨再兴自然不会忘记,他们兄弟二人去往梁山泊的时候,就是走的水路。
不过可惜的是,中途遇到了一点小小的意外。
司马懿微微笑说道:“再兴呐,这水路终归只能是在旁辅佐,不可当成正道,陆路才是所有一切的基础。”
“就当是.......熟悉熟悉这一带的地势环境了。”
“啊?”
杨再兴听着是一脸疑惑。
曹大哥呐,确定咱们说的是同一回事情吗,怎么听着感觉不太一样呢。
但杨再兴也没有多言,他只知道,大哥自有大哥的道理,他也懒得去想那么多。
此时司马懿正一路细细观察着,道路两旁以及周边的地势。
总的来说是一片平原,特别是离开梁山泊三四十里之后,基本就没有看到什么山了。
山东境内的山其实是不少的,但梁山泊刚好处在边缘。
往西的东京方向没有山,但往东往南就全是山脉了。
这地势也就确定了,梁山泊若要继续发展下去,最好就只能往北、往西发展。
很显然,往着两个方向发展都比较危险,所以还是只能先招安再说。
另外这一带相互交叉的水路是真不少,不知比他司马懿那时代,多了多少条河流。
而越是靠近东京的地方,水路就越显密集。
好在这年头的桥都已经修得十分不错的,水路虽多但也不妨碍陆路。
“再兴兄弟,小乙有些话想要与曹军师说,咱们可否换个位置坐?”
这时,马车一旁传来了燕青的声音。
杨再兴闻言,当即将目光看向身旁的曹大哥。
司马懿半眯着眼睛,微微点了点头。
“好吧,小乙哥请坐。”
杨再兴见大哥点头了,便也看向燕青点头应道。
随即纵身一跃跳下马车,朝着前方的马车赶去。
燕青在向曹军师施礼之后,便自然的坐在了曹军师的旁边。
“曹军师,小乙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曹军师,还望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