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因利而聚,因利而散,分化文官集团(2 / 2)

丫的,以前一年的税收,白银部分,也就两百来万两!

其他的抵扣的,除了几十万匹的丝绸,很值点钱。

也就百来万石粮食还凑合,其他的抵扣的,都是渣渣!

也就是说,大家最少分润的,都比以前的俸禄,还多了几十倍!

就算来点小意外,也并不是不能接受,别来太意外就行。

顿时,官员沸腾了!

就如同一块钢化玻璃,朱佑樘这颗能打死人的子弹,都没能让玻璃有一点变化,却被张山风一记年终奖,给砸的裂纹遍布。

小主,

不错!

这是他跟文官斗了这么久,第一次真正的将匕首亮出来。

而且,是真正的杀招!

文官集团,因利而聚,最终也会因利而散。

在某人的计划之下,张山风的执行之下,这张利益大网,开始分化了!

而且,还只是分化的开端!

不是没有人想过团结官员,别被张山风的花言巧语给骗了!

吏部左侍郎周经,就极力的贬低年终奖,并且不赞成考核制度,与俸禄挂钩。

他和吏部的几个人,拼命的游说各路人马。

“官员考核,已经决定任免,以及升迁,没必要再牵扯俸禄!

否则!

我大明的官员成了什么?

追名逐利的小人?

还是互相为了功绩,相互猜忌,相互攻讦,连亲朋好友都能出卖的伪君子?”

“是啊,不能让钱财这等身外之物,乱了几朝都未变动的旧礼!”

……

可惜!

他们的游说,毫无意义。

谁不知道,吏部是干什么的?

那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主儿!

三年一次的考核下来,上吏部敲门的人,都能将吏部的门槛儿踩断了!

别说号称天官的吏部尚书,也别提什么吏部侍郎,就是郎中、主事,甚至吏部守门的卫士,都吃的满嘴流油!

地方官员,为了见吏部的官员一面,连守门的卫士,都得好声好气的递上一份银子!

所以,大家都是表面认同吏部几个人的说法,心中一顿鄙夷。

你丫的是吃的好,吃得饱,自然不愁这些。

这两年,粮价暴跌,宝钞被废,也没看吏部有啥说法。

因为!

你们吏部不缺钱!

现在好了,要严惩贪腐,连冰敬炭敬都不允许送了。

吏部等于被砍了一只臂膀,再加上公务员的出现,不归吏部审核和委派。

吏部现在的权威,还不及成化朝的时候,权力的一半!

吏部尚书耿裕急了,否则也不会当着皇帝的面,这么直白的游说一众官员。

然而!

他的游说,根本翻不起什么风浪。

除了跟江南商户走的很近的,以叶淇为首的一拨人,还是偏向耿裕,其他人的敷衍之意,根本不加掩饰!

以李东阳为首的,另外一些原本的反对派,现在正喜笑颜开的合计着什么。

商税似乎还能更进一步的完善,以及哪里还可以节省开支。

开源,张山风已经帮他们做好了。

节流,则是户部给出去的钱,可以省一省,年底大家多发点奖金!

刘健和徐溥则事不关己,冷眼看完全场,两人对视一眼,眼神凝重。

不是所有人都是傻子!

能做官做到这个程度的,只是反应快慢的问题罢了。

他们已经发现:文官的抱团,出现了一条深深的裂缝!

而且!

这条裂缝,还在扩大!

张山风用一种新型的俸禄模式,从外部以利益的形式,将他们分化。

而且,随着利益的争夺,将来年终奖的分配,将使他们在的分化之路,越走越远。

文官集团,再也回不到,团结这个词上面了。

他们甚至有些恐慌,张山风还有什么后手?

他还要将对文官做什么?

龙椅上的朱佑樘,终于露出微笑。

人心不齐,就好办了。

总有人,可能会倒向皇帝一边!

以后!

不会出现,整整齐齐的,跪了一地的情况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