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废皇庄,废官田,征商税,补农税(2 / 2)

还留了暗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小子连官田也要一起动!

差点就同意了!

差点就着道了!

官田是什么?

官田就是官府掌握的,荒废或者无主的田地。

他们就是很多人家,绝后或者迁徙之后,没了主人的田地。

以琼州为例,现在还有数十万亩的官田!

这些田地被官府收回,普通百姓要耕种,需要给官府很高的租金,租金高到普通农户根本无法接受。

甚至,很多地方的流民,宁可逃往外地,流落街头,都不愿意租种官田。

久而久之,官田荒废了很多。

因为,你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却被收了大半的粮食,或许你还会被饿死!

云衣是族长的女儿,苗族耕种的土地,很多就是官田。

当年云衣跟着张山风出门,竟然也拿不出路费,就是这个道理。

租士绅的田地,说说好话,你或许还有的活,只是饿肚子。

租官府的田地,雷打的租金,天灾人祸,你都要交租!

所以,大明不是穷,很多地方的田地还荒着呢!

张山风要改了这一切!

他现在,有那么一点点的实力!

但是!

阻力大的超乎他的想象。

庆云侯尚未开口,就有人跳了出来。

户部尚书李敏直接就跪着哭了:“陛下,废了皇庄,臣是赞成的!

但是,官田不能废!

国库是什么状况,您一直都是知道的!

现在,每年勉强收支平衡。

如果,没了官田的收入……

以后,别说赈灾修堤,宫殿修葺,明年官员的俸禄……

这些都是大问题!”

这不是哭穷,是真的!

摊丁入亩是利民,但是国库扛了损失。

士绅一体纳税是利国,但是偷税漏税一直都是大问题!

不知道有多少士绅,隐瞒土地不报;

不知道有多少滑头的百姓,也隐瞒了土地不报;

更加不知道有多少皇亲国戚,更是到现在,都没有交过一文钱的税!

所以!

原本预计的,每年接近千万的白银税收,到现在也没收上来一半!

国库穷,穷在偷税漏税!

张山风并未理睬李敏的哭诉,而是继续说道:“陛下!

天气越来越冷了!

如果,这些年再不多储存粮食,继续任由无数官田荒废,继续看着流民越来越多。

后果……

臣不敢说!”

天气越来越冷了!

他在隐晦的告诉朱佑樘:小冰河时期,寒冷的天气,越来越厉害了!

钢铁厂,自行车厂,炼糖厂,这些赚的都是银子。

都是不能吃的!

朱佑樘自己写的书,讲述的小冰河时期的种种惨状。

他比张山风更加清楚:要度过小冰河时期,要的不是银子。

是粮食!

大明掌握在官府手上的官田,有多少是荒废的,没有人清算过,但是绝不会少!

这些官田,可以种出多少粮食?

没有人知道!

但可以肯定,能养活很多很多的百姓!

朱佑樘彻底沉默了!

张山风见状,再丢一记重磅炸药:“臣……请陛下,征商税,补农税!”

嘶!

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征商税,补农税!

大明轻视商税!

这跟洪武高皇帝,轻视商人有关。

最初的商人,被压制得很厉害,根本赚不到什么利益。

而且,还被各种限制。

不允许囤积居奇,不允许哄抬物价,不允许私贩盐铁……

甚至,连消费都限制了。

酒楼商人不允许吃的太好,丝绸不允许穿……

所以,商税一直被忽略。

但是!

历经一两百年,利益联动,官商相互勾结,商人的地位和财富,都得到了质的提升。

这些束缚,早就成了历史。

如今的商人,与士绅已经水乳交融,早就互相渗透,他们都牵连着官员。

远的不说,庆云侯名下,冶铁作坊,商行,酒楼,不知道有多少。

各个官员的亲属,家里谁没搞点产业?

他们的故地,不知道有多少人经商。

每年的孝敬钱,都是支撑他们风花雪月,上下沟通,礼尚往来的重要收入来源。

想断了官员的灰色收入……

想收商人的税……

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