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校尉……”蹇硕长篇大论的说了新军成立的目的,号召大家忠于皇帝、忠于大汉,最后才说了这次召集众将的目的。如今边军精锐1600余人,皆已按时到京卯。按照皇上的旨意,每名校尉可以挑选200人,剩余的500人自行招募。
“蹇常侍,诸位同僚对这边军精锐也不了解,既然常侍你总管各营,直接给大家分配就是,何必要自行挑选?”袁绍率先表明自己的态度,买了蹇硕一个好。
“是啊,是啊,蹇常侍自己做主就行!”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响应。其实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谁先挑谁不先挑?自己先挑把好兵都挑走了别人不满意,让别人先挑又怕自己吃亏。既然如此,还不如卖给蹇硕一个人情,算是大家尊重他的权威了。
“诸位,诸位!”蹇硕开口说道:“陛下降诏让我等自行挑选,蹇硕岂敢擅自做主?”蹇硕也不明白刘宏为何如此,特意叮嘱自己让诸校尉自行挑选。
其实这完全是刘忠给皇帝出的主意。对于别人来说,挑不挑的区别不大,完全看运气的。但刘忠是穿越而来,对于三国的那些名将了如指掌,说不定这1600名边军精锐中就有几个此时名声不显的名将,自己挑走不就赚大了吗?
"既然陛下有诏,那我们挑选吧!蹇常侍,陛下可有诏说如何挑选?"曹操问道。
“这倒没有!”蹇硕想了想,陛下确实没有交代如何挑选。
“既然陛下没有明诏说如何挑选,那我们也不必去校场挑拉了,大家拿着兵册挑选就是。这样是否挑得了好兵全靠天意,众位觉得如何?”你看看,这曹操就是点子多!
“如此甚好!”袁绍也赞同曹操的提议。“既然蹇常侍总领各营,那就常侍先选吧!”
众人见袁绍开口,纷纷表示赞同,都让蹇硕先挑。
“不妥,不妥!陛下委我以重任,让我总管各营,我怎能再和众位大人抢先?还是请袁校尉先选!”
蹇硕不愿意争先,袁绍自然也不愿意。完全看天意的事,谁先谁后又有什么区别?那为何不落个谦让的名声呢?
见两人只管推让,刘忠站出来了说话了。他的目的就是尽可能先选,利用自己穿越先知的优势来挑选人才,见两人推辞,自然就要顺势先挑,免得被别人运气好选走了名将。至于那个谦让的名声,刘忠才不稀罕呢!
“两位大人高风亮节!”刘忠先是一个大帽子扣到了两人的头上。“可是两位大人只管推让,这兵何时才能挑完?既然如此,不如刘忠厚着脸皮先挑,免得众位大人推让!”
刘忠话一出口,袁绍和蹇硕也不争执了,都说甚好,请下军校尉先挑。其他校尉名列刘忠之下,自然也不好意思反对。
曹操此时心中有些后悔,本来他见诸人推让,也想先挑。先挑有先挑的好处,不知道哪个兵好,最起码知道哪里的兵能打吧?没想到自己稍一犹豫,刘忠就抢了个先,曹操不由的高看了刘忠几眼,这人和自己一样,脸皮颇为……,甚至还超越了自己。
刘忠接过兵册,竟然真的认真看了起来。这让其他校尉大为不解。这名字能看出什么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