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石头伸出手,拍了拍小男孩的肩膀:“好小子!有志气!”说着,他从自己的腰带里拿出那块烙印着齐营的竹块,塞到了小男孩手里,很认真的跟他说道:“等你长大了,就到广宗来找我们!我们是太平道黄巾军齐营的!这个就是信物!”
小男孩握着竹块,大大的眼睛中闪烁出光来,他重重的点了点头,认真的说道:“我一定会去找你们的!”
“唉,别说了,快吃点吧。”老人疼爱的摸了一把小男孩的头,把手里的鱼插到树枝上,斜立到篝火边,然后笑着看着齐润这些人。
齐润咬了一大口饼,不知为何就觉得今晚的这豆面野菜饼特别好吃,他狼吞虎咽的吃了下去一个,又伸手拿起一个来,忽然想起个事来,忙不迭的问道:“程老丈,这里离延津渡有二十几里,咱就算现在走,到那里也得天亮了。”
“为啥要去延津渡?”老人一笑,说道:“延津渡查的严哩,官家的船打着字号灯笼从那走,也要被盘问半天的。”
“咱不能从那渡河。”老人说道。
“不从那渡河?”齐润闻言疑惑了,这浊河其实就是黄河的古称,面前这段河面有二十多里宽,河水流速快,河岸还陡峭,眼前只有延津渡可以过河,如果不去延津渡从哪走?难道要绕到上游去吗?那要走到什么时候。
老人看着齐润疑惑的表情,笑着说:“小兄弟不必担心,其实也算你来的时间正好,此时正逢浊河枯水期,我知道一处地方,据此只七八里,那里河面平缓,露出的滩涂也足以停船。你要是晚一个月来,这汛期便到了,那时除了硬闯延津渡,我也没有办法。”
“哦?竟有此等地方?那真是太好了!”齐润闻言大喜,他本来还担心偷渡延津会被发现,没想到居然有这么个不为人知的滩涂,果然还是教员说的对:只要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哪里会有走不通的路呢。
“程老丈,真是多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这些人可真是要束手无策了。”齐润站起身,朝着老人深深一揖。
老人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莫再多礼了,快吃吧,看看天色也不早了,等会儿咱就上路。”
众人闻言,都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很快就将带来的食物吃了个干净,众人稍作休整,便随着老人朝着那个隐秘的渡口赶去。
夜色中,一行人在林子里走了没多久,就来到了老人说的那个地方,这是一条狭窄的滩涂,滩涂上芦苇丛生,北面是汤汤的河水,南面是陡峭的岸壁,约有两米来高,确实是枯水期河水减退露出来的河岸底,此时天已经全黑,只有河面反照出的淡淡白光,老人带着齐润一行人一脚水一脚泥的一边拨开芦苇一边前行,浑浊的河水在旁边静静地流淌着,崖岸上的树林里不时传来几声不知道什么动物的叫声,芦苇里则报以此起彼伏的蛙鸣。
“就在这。”在这芦苇荡里走了几十米,老人忽然停下了脚步说道,然后他俯下身子在芦苇根里摸索着,不一会便从水里捞起一根麻绳来。
老人把这根麻绳交给齐润,吩咐道:“用力拉。”然后他又继续往前走。
齐润拉了一下麻绳,有些沉重,于是转手把麻绳递给了典韦:“用力拉。”
典韦点了点头,双手握住麻绳,猛地一拉,随即哗啦啦一片芦苇倒伏,一条船被拖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