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就出现了。
这可引起不少工部官员探讨。
沈浩看起来太年轻了。
但身上穿的官府却是实打实的从六品员外郎官府。
如此年轻的从六品官员,即便是工部,他们也没见过。
“沈伯爵,这里。”薛礼一见到沈浩,立刻热情打招呼。
“尚书大人,怎么你还自己来等我了。”
沈浩一看就知道薛礼是特地在等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伯爵第一次来工部,当然由我这个侍郎带你好好转一转工部。”薛礼丝毫没有架子道。
他可早就想再和沈浩畅聊一番。
特别是对于沈浩提出来的科学这一概念,简直打开了薛礼的新世界。
同时。
那些好奇的郎中和员外郎在听说沈浩名字后,全都惊讶得不得了。
这人就是沈浩沈伯爵么!
对于沈浩,他们很多人都不认识。
不是没听过沈浩的大名,只是没见过沈浩真人。
并且,沈浩居然真的来工部了。
这位可是大京皇朝最年轻的伯爵,多次立功,多次提出治国良策,昨日更是用言语胜过翰林院的大臣。
那一句为万世开太平,谁听了不头皮发麻。
可这样一位前途不可限量的大才,竟然真来工部了,对方到底图个什么。
沈浩也看到那些郎中和员外郎,略感意外。
薛礼瞪了工部的下属一眼,旋即对沈浩笑道:“看来他们也听过沈伯爵你的大名,都想来见一见你。”
沈浩谦虚道:“什么大名,都是一些虚名,又当不得吃喝。”
“还有啊薛老哥,咱俩就别这么寒暄地称呼了,不习惯,我还是叫你薛老哥,你叫我老弟就行。”
薛礼没想到沈浩说话这么实在,笑道:“那可不行,你我之间,私下可以这么称呼,任职期间还是要以官职相称。”
沈浩叹气,对这些规矩也很无奈。
但入乡随俗,沈浩也只能慢慢习惯。
很快。
沈浩在薛礼的带领下,基本了解了工部要做什么。
如他所想。
工部其实是很忙碌的。
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机械制造,采矿冶炼,纺织,金融货币(熔炼货币),统一度量衡……
这些都需要工部去做。
而且朝廷每年都有指标。
比如今年需要多少武器铠甲,今年需要多少布匹,亦或者某地遭灾,需要多久建好河堤,都有要求。
反正一句话。
工部是真正实打实地在干活的部门。
即便如此,工部还被所有部门看不起,其他五部很多人认为工部官员都是一群低贱的工匠。
这是沈浩绝不愿意看到的。
真正办实事儿的人,不该被轻视。
不过这些以后他会想办法改变。
就在这时。
薛礼想到什么,疑惑问:“对了,沈浩,你怎么来这么早,你去过皇宫谢恩了?”
沈浩一愣:“什么谢恩?”
薛礼:“啊???”
此刻。
皇宫。
宣德帝一边听政,心里一边在想沈浩怎么还不来谢恩。
眼看时间一点点过去,都快下朝了,沈浩还没来,宣德帝都有想去揍沈浩一顿的冲动。
就在这时候。
薛礼带着沈浩急急忙忙跑来。
“陛下,臣携带沈伯爵前来谢恩。”
“近期工部事务繁忙,沈伯爵忧心工部,所以来晚了,还请陛下赎罪。”
薛礼赶忙替沈浩解释。
宣德帝嘴角微不可查地抽动一下。
朕还需要你解释?
朕还不明白这小子肯定是忘了。
不过既然来了,他有事要和沈浩说。
正好朝会也结束了
于是宣德帝道:“沈浩留下,其余人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诸位大臣齐声高呼后离开。
等到朝臣都离开,宣德帝对沈浩勾勾手。
沈浩屁颠颠跑过去:“岳父,你找我啥事儿。”
海公公以及周围一众护卫闻言,吓得脸都白了。
宣德帝瞪了眼沈浩,但没说什么,反而开口道:“杨墨用先帝赐予的爵位,保住秦德武一命。”
沈浩脸色微变。
秦德武这样都能保住性命?
宣德帝继续道:“先帝曾说过,杨墨可用爵位救自己一命,也可救自己亲人一命,前提是,所救之人,不能是十恶不赦的罪人(论罪杨素心不在此列)。”
“那毕竟是先帝所言,朕也要遵守,不过,爵位能免罪,却不能免罚,秦德武虽保住性命,但要去并州充当徭役五年。”
沈浩脸色更差了。
他瞬间就明白杨墨是什么意思。
杨墨为了保住秦德武,不惜放弃可用于保命的国公爵位。
而他将秦德武送到并州,也是想让秦德武离开京师是非之地,为家里留下血脉。
这就是说,杨墨连唯一自保的机会都能放弃,是已经做好和他拼死一搏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