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老朱不知道常某的手脚会这么快(1 / 2)

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长崎大港处,就已然来了无数的海船。

那些之前被俘的扶桑战俘们,在战俘营里边已然得到了通告。

如果愿意随船前往新地方去搞建设,不但可以保证他们能够顿顿饱饭,而且还许他们在建设好港口城镇之后回家乡。

也可以回家乡之后拖家带口,前往那里生活,他们将不再是扶桑国人,而是会成为大明的外籍农垦基建开发兵团成员。

呆在战俘营里边,虽然有大米饭吃,可是每一顿饭,都只能半饱,可是去了那里为大明做事,就能够顿顿饱饭,不时还会有肉食。

这样的诱惑,让这些扶桑战俘们纷纷地踊跃报名,毕竟他们大部份也是农兵出身,对于他们而言,不用卖命,只需要卖力就能吃饱大米饭,谁不干谁就是傻子。

然后就是一队队喜笑颜开的扶桑战俘们,登上了那些海船,向北而去。

抵达了虾夷岛之后,开始在虾夷岛去兴建港口和码头,当然还需要在那里建设城镇,因为常二郎又跟变戏法式地掏出了虾夷岛矿产图。

就在那虾夷岛上,有着极为丰富的煤矿,而且那里十分适宜种植小麦水稻。

虽然这些玩意对于现如今眼珠子快要杵到殷商大陆去的老朱而言,算不得什么。

可是落到了上海海上商贸集团的眼里边,那绝对是十分牛逼的好地方。

朝廷不来干的事,我们这些有脑子的商业人士可以先干起来。

港口码头修好,再修出城镇,然后开始开采煤炭,开垦田地,只要开始丰收,那么那里就可以成为大明海商未来沟连两座大陆的重要补给点。

而且在那虾夷岛上,只要有了煤炭,有了暖炕,那就不必惧怕冬天。

。。。

朱标打量着那条从视线极远处渐渐延伸到跟前,下面是水泥基座,上面铺满了花岗岩碎石的路面,脸上成就感满满。

一扭头,看向另外一边,在另外一个方向上,那些辛苦的工人们,正在将一车车的水泥砂浆,倾倒进那四周围木板,中间用钢筋编织的框架当中。

然后一根根的棍子插进去卖力的搅和着,争取让那些水泥砂浆均匀地浸进每一个角落与缝隙之中。

只有等到水泥基座完全干透定型之后,才会将那些早就已经处理好的花岗岩碎石运来,然后倾入其上。

“不错不错,这才不半年的光景,就能够做出这么多的成绩,你们着实干得很不错嘛。”

朱标忍不住看向身边的二人,一个自然是常二郎,另外一个则是自己的好四弟。

四弟现如今跟常二郎几乎可以说是形影不离,说是他仔细地请教如何治民。

关于这一点,朱标也的确没有话说,毕竟大明有县过千之数,可是又有哪一个县,能够在短短不过数年的光景,能够变得如此繁荣兴旺。

百业兴盛,人口暴涨,而且还有大量的新技术,现如今影响力都已经蔓延出了江南,正在四面八方的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