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庸带着一队人马到了东昌城东门。
张辂已经带人在这里等候。
两人互相拱手客套几句,便进了东昌城。
同一时间,朱棣也率领人马在往东昌城赶路。
这一路上,为避免发生冲突,燕军刻意与明军保持着三十里的距离。
甚至在临近东昌城的时候,朱棣还刻意下令全军原地驻扎,只等明日再前往东昌城。
营地才刚刚扎下,燕军大将朱能便来到朱棣跟前。
他朝着朱棣行了一礼,开口说道:“王爷,营地已经扎好,周围发现了不少盛庸的游骑。”
靖难之役打了几年,朱棣脸上尽是风霜之色。
他点了点头,问道:“盛庸的游骑可与我军发生冲突?”
朱能回答道:“不曾。”
朱棣又点了点头,“那便不必理会,咱们也把游骑和斥候都派出去,时刻注意周围动向,尤其是东昌府那边,那边若有什么不妥之处,还需及时汇报,另外还要吩咐下去,凡是散出去的游骑斥候,均不可与盛庸的人发生任何冲突。”
朱能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可他最终也没能说出什么,只是领命退了下去。
这一天的时间对于朱棣来说似乎相当难熬。
用过了晚饭,营地中也亮起了篝火,士兵手持火把一队队地巡逻。
不少士兵也已经悄然睡去。
可朱棣却毫无睡意,他看着眼前噼啪作响的篝火,不禁有些发愣。
不知过了多久,一件披风披在了朱棣的背上。
朱棣抬头,见来人是张玉,便轻轻点了点头。
张玉坐到朱棣下首,用棍子捅了捅篝火,让火焰旺了几分,这才开口说道:“夜里天凉,王爷该注意身体才是。”
朱棣嘴角轻轻上扬,说道:“无碍的,我驰骋疆场多年,千军万马都见过,这微寒的天气怎能将我击倒?”
话音刚落,朱能也从另一个方向走了过来,他瞥了张玉两眼,这才对着朱棣说道:“末将参加王爷。”
朱棣点了点头,道:“这里也没有外人,士弘不用多礼,怎么,咱们明日就要到东昌城了,士弘也睡不着吗?”
士弘是朱能的字,朱棣一般都这样称呼朱能,主要也是因为两人足够亲近。
朱能面容肃穆,他再次瞥了张玉两眼,终是咬了咬牙,开口说道:“末将确实睡不着,末将怕东昌府的谈判是个圈套。”
朱棣则说道:“咱们的斥候游骑不都派出去了吗,如果真有圈套,也势必会被发现。”
朱能又道:“王爷,末将还是不放心,总觉得这种事情总是要谨慎些才好,万一敌人有什么谋划……”
朱能说着这句话,眼神又忍不住瞟向了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