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次自己兵进草原,去拦袁宗第的流寇,就会给满清一个欺人太甚的感觉,那么他们就会再次对自己发动战争。
那样一来,自己就再一次出现腹背受敌的状况,到时候自己对强大的满清疲于应付,就只能放弃继续光复西北,就只能任凭李闯在江南不断的壮大,就只能任凭陕西,向兵力捉襟见肘的李自成,源源不断的输送兵力。
虽然放李自成去江南,是自己阴暗心理的操作,让他去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但现在的李自成才是自己想要的李自成,而不是让他将陕西彪悍的西北汉子,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南方。
南人羸弱,绝对不是西北汉子的对手,只要李自成消灭了江北四镇,最终南方再无扛据之兵,最终真的被李自成占据了江南半壁河山。那样一来,自己反倒弄巧成拙了。
但是,不去草原过份的刺激满清,似乎也不行。不但会让袁宗第和高一功汇合,加大收复陕西的阻力。更怎忍心,眼睁睁的看着五十万汉人同胞,殉难在满清走狗的屠刀之下?
纠结到这里,不由得喃喃出声:“在战略和民族大义之间,我该如何取舍?”
吴三桂接口:“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在没有满清骚扰牵制的情况下,快速平息西北。为此臣以为,趁着袁宗第还没有回归陕西,趁着高一功北上接应他的时候,在满清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我们应该紧急兵出陕西掏他的老窝去。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吴三桂这是以军事角度出发的建议。
但张煌言却沉思之后回答:“兵出草原,虽然有巨大的风险。但是微臣却认为,蒋袁宗第的主力拦截下来,对将来还是有利的。尤其是那50万的人,都是咱们大汉民族的同胞啊。”
这就是从大义方面考虑了。
“但是我们的敌人是谁呢?”吴三桂反问。
吕谋苦笑:“我们的敌人将是两个,一个是满清走狗蒙古人,一个是袁宗第。”
张煌言接口:“但是袁宗第面对的敌人是谁呢?一个是咱们,一个也是满清的走狗。”
吕谋点点头:“而满清的走狗又将面对这是谁呢?一个是我们,一个是袁宗第。”
这是一种闭环的圈踢。三方都有两方是敌人。即便三国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状况。
吴三桂接口:“既然袁宗第敢走蒙古,那是不是他就有心投敌?那样一来,我们就将面对的是蒙古人和袁宗第的流寇。以我们现在的兵力,面对这两个敌人,展开一场战役,我们是绝对没有胜算的。同时还刺激了满清,我们将腹背受敌,收复西北的大计就将化为泡影。这一点还请王爷三思啊。”
吕谋就笑着和吴三桂,说了当初在大同,自己和袁宗第的那段话:“从这段话里,我坚信袁宗第是不会投降满清的。”
吴三桂接口:“那岂不更好,我们就在旁边,坐视袁宗第的流寇和满清走狗火拼。让他们两败俱伤,我们坐收渔翁之利呢。”然后想了一下之后:“我们为了显示和满清现在的和平相处,让他们不再以后对我们进行进攻,那我们为什么不干脆联合蒙古人,歼灭这股流寇呢?”
其实这个办法暂时来说,对大明是最有利的,也是最现实的。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现在自己面对最大的敌人就是流寇,那么满清就是自己的朋友了。
张煌言立刻加以反对:“我们绝对不能和满清联合,因为这不单是大义的问题。更是一个严重影响咱们朝廷形象的问题。一旦在这次我们和满清联合了,那么天下的汉人,会怎么看咱们的朝廷?那样会立刻失去汉人,对咱们朝廷的信任的。即便两不相帮,咱们也绝对不能联合满清。这是原则性的问题。”
张煌言这才真正说中了关键,在大局观和政治上,吴三桂不如张煌言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