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很快,士兵们就端上了各种好吃的好喝的。诸葛亮还宣布,让孟获继续当这洞主,之前汉军占领的那些地盘,也全都还给孟获。
孟获的宗亲党羽和那些蛮兵,一听这话,那高兴得简直要飞起来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里都是感激。有个蛮兵兴奋地说:“丞相真是大好人呐,以后咱们可不能再跟丞相作对了。”
其他人也纷纷附和。最后,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像一群欢快的小鸟,蹦蹦跳跳地离开了。
这天,长史费祎皱着眉头,心事重重地走进了诸葛亮的营帐。走到诸葛亮跟前,先是毕恭毕敬地行了个礼,然后一脸诚恳地说道:“丞相啊,您可太厉害了!亲自带着士兵,一路披荆斩棘,深入到这鸟不拉屎的荒蛮之地,愣是把南方的蛮人都给收服了。现在蛮王孟获那家伙也老老实实归顺了,我就琢磨着,为啥咱不安排些靠谱的官员,和孟获一起把这片地方管起来呢?这样不就能把这儿治理得服服帖帖啦!”
费祎一边说,一边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诸葛亮,心里盼着丞相能认可他这个主意。
诸葛亮听了,不紧不慢地摇着羽扇,心里想着:这费祎倒是有心了,不过这里头的门道他还没看透啊。于是,诸葛亮耐心地解释道:“费祎啊,你这个想法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呢,这么做有三个大难题,根本行不通。你想想啊,要是留下咱们的人,那肯定得留下军队保护他们。可这地方这么偏远,军队吃的粮食从哪儿来呢?总不能让士兵们饿着肚子站岗吧,这是第一个难处。”
诸葛亮顿了顿,喝了口茶,接着说道:“再说说这第二个难处。这一路打下来,蛮人伤亡不小,好多人的父兄都在战争里丢了性命。要是光留下咱们的官员,却不留军队,你说这些蛮人能咽下这口气吗?他们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保不齐哪天就闹起来,到时候又是一场大乱子。”
费祎听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诸葛亮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还有这第三个难处。蛮人以前干过不少叛乱、杀人的事儿,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对咱们肯定是又怕又疑。就算咱们好心留下官员来管理,他们也不会真心信任,说不定还觉得咱们是来监视他们的,那这管理可就没法开展了。”
费祎听完,恍然大悟,一拍大腿说道:“哎呀,丞相,还是您考虑得周全啊!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些呢!”
诸葛亮笑着摆摆手说:“所以啊,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咱不留人,也不运粮食过来折腾。就让这片地方安安静静的,大家和平相处,没有事端就万事大吉啦。”
在场的众人听了诸葛亮这番分析,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竖起大拇指,嘴里念叨着:“丞相神机妙算,我们真是心服口服啊!”
消息传到南方蛮人那儿,他们对诸葛亮的感激之情简直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些蛮人凑在一块儿商量:“丞相可真是个大好人呐,对咱这么宽厚,咱得好好感谢他!”
于是,他们齐心协力,给诸葛亮建了一座气派的生祠。
打这以后,一年四季,蛮人们都带着最诚挚的心意,来到生祠祭祀诸葛亮。他们一边祭祀,一边嘴里念叨着:“慈父啊,您可真是我们的大恩人!”
在他们心里,诸葛亮就跟自己的亲爹一样亲。
不仅如此,蛮人们还把家里珍藏的珍珠、亮闪闪的金银财宝、珍贵的丹漆、治病的药材,还有耕地的耕牛、跑得快的战马,一股脑儿地都送了过来,就为了给蜀军当军用物资。他们还聚在一起,郑重其事地发誓:“以后咱可再也不造反了,谁要是造反,天打雷劈!”
就这样,南方彻底平定了,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