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千百年一笔勾销(六)(1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630 字 1个月前

此后的三个月里,都城中于家所有的商铺都不时出现一个带着面具的神秘帐房先生。

起初的一个月,这位不知来历身份的帐房先生只是将各大商铺的所有账簿都看了一遍,然后便开始了看似漫无目的地闲逛和查账,短短几个月,那个帐房先生便已经将于家有关的所有产业都探寻个清清楚楚。

虽然一开始许多商铺管事都不免觉得古怪和怀疑,但有大少主的亲自吩咐叮嘱,这些对于家忠心耿耿的管事也就没有去追究那个神秘莫测的帐房先生究竟是何方神圣,更何况如今这些管事们都忙得顾不上太多其他了。

如今于家的生意虽然依旧热火朝天,不过随着乱世将至,一些难以阻挡的侵扰和窥伺终究要席卷而来,即便于家有那传承千年的底蕴作为支撑,可本就在新政面前一再妥协低头的于家,早没有当年的那份权势能够将所有暗中试探的宵小直接镇压,所以只能按部就班地梳理好门下的所有产业,只希望在混乱到来之时依旧可以保持着于家的这块招牌。

于家的大门只要一日还敞开着,那么光明岛的所有权贵和商贾就仍要忌惮有加,毕竟于家在两百年前就有所谓的“扶龙之功”,在当今皇帝陛下眼前也是炙手可热的商贸世家,于家所需要忧虑的根本不是外患,而是直指根基的内忧。

乱世既然已经无可阻挡,那么于家就需要筹谋如何将这份姓氏血脉延续下去,堂堂正正光明正大。

魔君从玉乾海域全身而退之后不久,光明岛上便已经有许多商贾前赴后继地去往都城表忠心求庇护,这些一门心思钻进钱眼里的商贸氏族还没有彻底被蒙蔽了双眼,都知道所谓商贸根本无法在乱世的战火中庇佑自身,只有当机立断地壮士断腕寻求朝廷的庇护才能躲过一劫,而只要能够比其他人跪的更真诚些也跪的更快些,就有了保存几分底蕴的可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

只是于家始终岿然不动,似乎全然没有觉察到朝廷轰轰烈烈的备战和所有势力之间的暗流涌动,于家的产业该如何还是如何,既没有收敛财富也没有主动依附,依旧是那般所有人心知肚明的清高孤傲。

其实谁都知道若是没有当年于家先祖和光明皇帝的协作,这么多年来无数衰败的世家中一定也有于家的一席之地,所以世人眼中超然世外的于家即便如今已经没有了庙堂和军队的势力,其实依旧还是光明岛王朝座下最为源远流长的商贸血脉。

许多按兵不动的商贾此时就都紧盯着于家,只要于家有任何风吹草动,无论是举家迁徙还是纳头依附都注定要掀起光明岛浩浩荡荡的变动,于家对此了然于心,而朝廷也自然不会看不透,只是双方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退避一二,只等时机到来就要揭开这份相安无事。

都城中有一座于家大少主的宅邸,虽然地处最为繁华的街巷,邻近的也都是高官权贵,可于家这座宅院却瞧着有些不起眼,只是显出几分清幽宁静,若是不知晓于家权势的人看见了,还以为是什么文坛世家的祖宅呢。

树荫笼罩下的书房中,于家大少主于旷言正与一个年轻男子相对而坐,各自翻看着一本账簿。

坐在于旷言对面的男子抬起头扭了扭脖子,觉得有些酸痛,于旷言伸出手端起茶杯,看见年轻人的模样,不由得笑着说道:“怎么样,看账本也不是什么闲散事吧。”

年轻人放下手臂垂头丧气,无奈道:“爹,你就别取笑我了,比起兄长们来我已经落后许多,要是现在连看账本都坚持不下来,以后在爷爷面前不都抬不起头来了。”

于旷言喝了一口茶水笑着摇摇头,倒也不在意年轻人的埋怨,只是说道:“行了,都是快当爹的人了,还要来我这里寻安慰?今后交由你的那几家商铺多上点心,今日就先回去吧,多陪陪你家娘子,别到时候怪罪我这个父亲太过严苛。”

年轻人站起身就要告辞离去,突然书房门外响起了脚步声,年轻人回头看去,惊讶地看见了一个陌生人居然没有经过管家的禀告就走了进来,要知道这座书房和小院可是于家大少主运筹帷幄的机要所在,旁人若要走到此处可不是什么简单事情。

年轻人皱起眉头挡在于旷言身前,看着那个带着面具神神秘秘的陌生男子,开口沉声问道:“你是何人?”

不等那个面具男子回答,于旷言却已经站起身按住年轻人的肩膀说道:“慎儿,你先下去吧,这是我吩咐今日到访的帐房先生,我们还有要事商谈。”

年轻人愣了愣,然后点点头就拱手抱拳行礼退去,跨过门槛的时候他转头看了一眼那个好像是断去了一臂的陌生男子,不知为何觉得有些刺眼,似乎那身简朴的衣衫太过锋芒毕露。

书房的门关上了,于慎再看不见那个背影,他摇摇头疑惑地离去。

书房里于旷言看着那个断臂的账房先生,神色居然温和关切,他轻声说道:“坐下说吧。”那个带着面具的男子弯腰拱手行礼,毕恭毕敬,喊了一声:“大伯。”

小主,

于旷言叹息一声,他绕过长桌走到男子身前,缓缓道:“坐下说坐下说。”男子这才坐在了圆桌前,于旷言亲自为他沏了一杯茶,男子伸手接过握在掌心,手指轻轻摩挲。

于旷言坐在男子身边,视线尽力地不去看他断去的手臂,只是看着他的面具说道:“在这里就摘下来吧。”男子点点头,然后放下茶杯摘下面具,一张清俊柔和的面貌显露,虽然有些疏于打理而沾染了许多风霜,可那双眼眸还是依旧如初。

于旷言叹息一声扭过脸去,男子却不以为意地笑着说道:“大伯无需忧愁,我这不是没事嘛。”

于旷言闻言瞪着眼睛说道:“你这还叫没事,这么多年了,也不知道在外面吃了多少苦,听说还是当年征讨魔君的‘修罗九相’之一?多危险啊。”顿了顿,于旷言无奈叹息道:“怎么不早点回来呢。”

男子手臂搭在桌上,轻声笑着说道:“没吃什么苦,这不平平安安回来了?”

于旷言看着他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说道:“既然回来了,怎么还是不肯回家去看一看?老太爷等了你这么久,你爹爹娘亲还有你妹妹也一直等着呢。”

男子低下头去,沉声说道:“大伯,我们不是说好了嘛,等事情都尘埃落定再说回家的事。”于旷言想起三个月前见到这个离家出走多年的侄儿时的模样,那份落魄和寂寥真是让人触目伤神,可偏偏他居然说什么也不回家去,说要先将于家如今的境况都探寻清楚了再说。

话语至此,男子便顺势说道:“这几个月我已将所有产业都看过一遍了,虽然难免坐井观天,但就如今的情况来看,于家没打算逃,对吧?”

于旷言也收敛了神色,缓缓说道:“于家不可能放下这份基业和传承逃亡隐居的,而且只要光明岛还在,这座都城就能始终庇护着于家,既然乱世之中谁也无法独善其身,那就不如跟着光明岛共生死。”

男子毫不意外地点点头,说道:“于家已经将海上的生意开始收拢了?”于旷言点点头,想了想直接将书桌上的一叠书卷都拿过来,事无巨细地与眼前的男子说解现在于家的谋划和打算。

不知过了多久,静静倾听的男子低声开口道:“于家所作的准备的已经足够妥当,只差一个与朝廷摊牌的时机?”于旷言郑重地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