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云雾深处唤蓬莱(四)(2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530 字 1个月前

传闻中“地藏顾枝”在奇星岛魔君倾覆之乱中横空出世,不过是年纪轻轻的少年便独自行走天下,以一身武学破灭镇压百姓生息的鬼门关,那个举世无双的少年曾在一座鬼门关前朗声开口说了一句:“吾师韩世,有一剑神隐。”

李墨阩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搜罗到了所有关于“地藏顾枝”的记载,不是为了确认那个天坤榜中的大高手是不是自己的师傅,而是从听闻那个名号的瞬间他便知道了“地藏顾枝”便是自己的师傅,他想要知晓所有关于师傅的过往,那些不慕名利的称颂、举世无双的过往,李墨阩无比神往,也无比思念起了师傅,希望那样一个真正的武道宗师可以在这片汪洋世界中始终站在武道的山巅,为世人所敬仰。

所以听见了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对师傅的评语,李墨阩才不去管什么金藤岛是如今汪洋之上的第二大岛屿,也根本不在于所谓皇帝的高贵身份,毕竟所谓的皇权帝位他又不是没有过触犯,哪怕到了这座更大的世界中他也依旧是那个可以让顾枝收为开山大弟子的李墨阩,而他更由不得旁人所以折辱师傅,所以他一往无前,当仁不让!

李墨阩寻了许久,才终于来到那间船舱外,他想要去问一问那个深不可测的江湖高手,是否真的认识师傅,也想要知道师傅如今的消息。他站在船舱外的走廊中,低下头呼出一口气,便要抬起头举手敲门,却不料身边出现了一个同样做出敲门姿态的少年,两人视线交错,都有些顿在原地,那个少年下意识地将手指搭在门板上,便响起了敲门声。

奇星岛南境偏远处的赋阳村中,依旧是那般清静安稳的祥和,人们在盛世太平中安居乐业,即便还是那些柴米油盐粗茶淡饭,却总还是对世道多了些念想,也心中多了几分安定,所以乐得在平淡生活中多些笑意,赋阳村便始终洋溢着幸福模样,人们并不希冀着未来的日子能够多好,只是想着若能像现在这般就已经足够了。

蜿蜒的山间小径通往那间坐落在山下浮山湖旁的竹屋,可是随着那位神医逝去,村子里也已经有了新的医馆,人们便极少踏足那许多时日里总是无人居住的竹屋,所以山路难免杂草丛生。

若不是一直有青羊小院的教书先生栗新不厌其烦地每隔一段时日就去清扫打理,恐怕就再难看见那条道路了,这倒怪不得人们忘却了那位神医大人在当年混乱世事中的公道,只是总还是有自己的生活要过,逢年过节了能够为那位神医念几声好也就算是人们心诚的感恩了。

栗新今日又独自去往浮山湖旁的竹屋打理,自从顾枝离开之前来过这里,栗新便一丝不苟地遵守着约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来到竹屋中收拾,所以无人居住的竹屋里却还总是干干净净的。

栗新还特意去过那位神医的坟墓处清扫,他本以为到了清明节顾枝和扶音他们便会回来,后来他又觉得到了忌日他们总该回来了吧,可是始终都没有等到他们的熟悉身影,想起顾枝离去前好似诀别的言语,栗新有些担忧他们的安危。

栗新是知道顾枝便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地藏顾枝”的,虽然村子里其他人都还是对此一无所知,可是栗新却知道那些聚在竹屋中的年轻人便是当年曾为整座奇星岛带来光明的“修罗九相”,所以栗新知道需要顾枝那般郑重其事去做的事情一定不简单,恐怕还真是一去不回的大事,栗新一直在等着顾枝的归来,希望能够看到那个让人瞧见便觉得心安的身影再次出现在村门外,可是他什么也没有等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栗新而言,顾枝就像是家中的兄长一般,他从小便由于魔君之乱而家破人亡,要不是当年那位青羊小院老先生的救助,栗新恐怕也早就死了,后来到了赋阳村,是顾枝和扶音一直在帮着照顾他们这些孩子,栗新和其他人才能够熬过那段艰难岁月,如今长大成人。

当年顾枝回到村子里之后,帮着许多青羊小院和村子里的年轻人外出谋事,只有栗新选择留了下来,将青羊小院这间私塾给留存住,顾枝和扶音也没有反对他的决定,这些年给予了许多帮助,栗新也始终记着恩情,早就将顾枝和扶音看作了自己的家人,毕竟他早就是无家可归的孤儿了,也只有还留在青羊小院中才始终有着份念想。

这段时日好在是魏先生当年院子里那位老者还时不时会送些书到青羊小院来,也会在栗新实在忙不过来时帮些忙,所以栗新才能够照顾好私塾里越来越多的孩子,赋阳村的村民们有了当年魏崇阳和顾筠的潜移默化,更多还是愿意让孩子去多学些学问的。

这自然是栗新乐见其成的事情,所以哪怕日子越来越忙碌,他便总还是欣喜,可是每当他走到竹屋想要将这些喜悦告诉顾枝和扶音,却只能面对空荡荡的房屋,一片静寂。

栗新脚步缓缓走到了浮山湖旁,他低头看着被风吹皱的湖面上倒映出自己的影子,扭曲波折,栗新默默蹲下身,看着清澈见底的湖水独自神伤,这段时日他还学会了自己酿酒,可惜总是失败,可他没有气馁,想着等到顾枝和于琅周厌他们回来了,便要让他们都尝尝看。

栗新转头看了一眼竹屋,前几年还有武山在其中打扫收拾,如今却也似乎跟着顾枝离去了,站在竹屋前只能听见屋后竹林的沙沙作响,还有屋檐下风铃的叮咛,更显孤寂。

身后传来了脚步声,栗新身形一顿,他视线偏移看向山间小径的方向,那一处有脚步声摩挲着沙石地面,栗新缓缓站起身,有些期待也有些难言的紧张,脚步声临近,一袭紫色长衫显出身影,那人看见了栗新,似乎也有些意外,便站在了山路尽头,拱手行礼道:“在下降魔殿旗岸。”

栗新愣了愣,然后作揖还礼,问道:“敢问可是谢洵前辈的弟子?”旗岸有些困惑,问道:“你,认识我?”栗新走近几步,说道:“在下赋阳村青羊小院栗新,与顾枝相识,也见过谢洵前辈。”

旗岸恍然大悟,嘴角露出笑意,语气清朗道:“原来是青羊小院的先生,曾听师父提起过,说是一个愿意留在村子里的年轻人,还愿意独守那间私塾,是一个真正有着道德修身的读书人。”栗新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

栗新抬眼看着旗岸,问道:“你来这里是?”旗岸转头看了一眼那间竹屋,轻声道:“想来看看师父曾提起的二师伯还有顾大哥扶音姐姐他们曾经的住处。”

栗新与旗岸并肩而立,一同看向空无一人的竹屋,两个年轻人,却恍惚间有些物是人非的感受。

离别之人等不回,过往也终究只能在记忆中探寻了。

少年在成长,过去在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