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乘舟可渡重山海(三)(1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652 字 1个月前

世间八大海域一百零八座岛屿的格局自三千年前起逐渐演化成型,岛屿之主王朝帝皇得天独厚自有气运加身,那些代代相传好似虚无缥缈的无上之力在世人眼中便如神仙造化,可搬山倒海凌驾世俗之上,只可仰望若见大日悬空,人们称颂上苍垂德,钦定资质卓绝之士受恩于天,统御岛屿生灵万万百姓,坐镇大地汪洋之上。

在那段许多人都将岛屿之主王朝帝皇视为名副其实“天子”的岁月里,从未有人想过那些力量竟是就在身边亦可纳为自身所有,人们理所应当习以为常地认为唯有那些屹立权势之巅执掌天下之人才可握有那份力量。

那时的江湖也不过就是体魄强健之人横冲直撞,凭借一身悍勇热血行侠仗义,却终究无甚气象可言,所以在数千年以前所谓的江湖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料闲言,谁也看不起那些提着刀剑施展拳脚之人的豪言壮语,当作了那些闲散无事吃饱了撑着的惫懒货嬉笑打闹的把戏,能有什么太大出息?

可是这一切在千年前天翻地覆,人们看不起的江湖人好似一夜之间便一步登天,因为有一座巍峨山峰骤然横亘天地间,像是一座气象崭新的岛屿崛起于汪洋之上,人们口口相传,听说了那个人的名字,也听说了那个新奇说法。

一个来自瀚兑海域偏远岛屿的少年横空出世,乘舟泛海可掀滔天巨浪翻覆海盗船只,平海域安定救行船百姓性命;可浮空悬停海面之上,犹如御风而行转瞬远去千万里;可手握刀剑便有剑气刀光显然于世;可出拳如风便有天地异象随行,犹如在世神人法相加身;可陷阵厮杀辗转腾挪,一线直去破敌军阵,万人无敌。

种种神异匪夷所思好似天方夜谭,汪洋之上几乎每一个行人走过的角落都有无数玄妙事迹经久流传,人们只当作杜撰而出的话本故事,可是却又有许多人真真切切地看见了那份神仙气度。

那个少年踏足光明岛,得以光明皇帝召见,从那以后,汪洋之上便有“琉悬”和“武道”四字流传千万里,光明皇帝亲承天地间因琉悬一人便要大有不同。

琉悬于光明岛上开宗立派,传道授业三十年后独自出海远游,独自一人走遍八大海域竟是一己之力战败了无数百姓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岛屿之主,随着那座新晋宗门之人行走天下,于是那个好似虚无缥缈的武道二字便化作了一座伫立于光阴长河之上的山岳,所有人都能看得见也就看见了另一番天地景象,无论是人们自古以来的认知还是天地间庙堂江湖的格局都顷刻间天翻地覆,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作为平常之人也有资格去感知天地,也有机会锤炼周身体魄窍穴修习登山法。

于是千年以来,随着那位后世尊称“武道祖师爷”的琉悬于光明岛外一座荒岛之上渡过天劫飞升离世,便有了那可御风远游的武道宗师,有了那可开山断江的武道高手,有了那陷阵破险的万人无敌,诗词曲赋中有了剑气纵横千万里,山河画卷中有了山巅风云变,人们也不再仅仅只将岛屿之主的力量视作上天馈赠,而是开始试着相信就在一呼一吸之间,就在擦肩而过之间,原来就有天地无穷无尽的本源真元流转不定,那是天地大道无所偏私的馈赠,所有人皆可摄取也可化虚为实纳为自身体魄神魂之裨益。

可是月盈则亏,随着登山之人越多,许多人也发现了武道修行之中的道道关隘,所取愈多自然也就需要付出愈多,世间道理大多逃不过一个因果循环增减有序。可是因为那位武道祖师爷从无到有的开天辟地而各得造化,那么此后所谓的关隘门槛不过便是艰辛难行些罢了,关隘可破山路且行,千年来气象万千。

在这背后还有许多人根本不会去深思的天地格局之变,像是八百年前光明令初次现世,便不仅仅是因为各大岛屿之主对于那些无主之地的各怀心思,而是许多习惯了凌驾众生之上的岛屿之主开始恐惧畏怯那些登山之人终有一日会走到世间权势的身边,那时他们这些岛屿之主还如何保得住手中力量,难道真要犯了那句“侠以武犯禁”的谶言?

于是光明皇帝给予了世间武道修行之人一个无形的规矩约束,凡是真正在此道登堂入室之人便更会知晓那些岛屿之主传承之力的背后真相内幕,历史久远却从未消磨对天地敬畏之心,只要登高观天看见了那些流转天地间的真元之气终究源自于上苍,若是还有人心存以武力杀戮一位岛屿之主窃取高位自居,那么就要顾虑那份传承有序的天地之力所在,不敬于天自受其咎,武道修行登高自是逆流朝天,可是真要违抗天意而行那么便是当年琉悬触动天地禁制天劫降身的下场。

琉悬开创世间武道自是夺天地造化馈赠万民,可是对于世间固有秩序而言,琉悬此举便是窃取于天,于是才有了后来琉悬妄图一山高出天外被天劫度化的下场,当年的光明皇帝和琉悬其实在开宗立派之前便有了一桩约定,于是后世武道修行之人需要恪守的规则秩序便要永远传承于登山法中,不可罔顾天地恩赐而恃武乱世。王朝更迭战场厮杀、门派兴亡宗门林立,万事万物皆有其理,各显神通也好旁门左道也罢,绝无横加干涉,可是一旦触犯到了岛屿之主的大道正统便是真正的禁制。

小主,

历史上不是没有因为岛屿之主无能残暴而被围杀退位的典故事迹,这自然不在武道修行禁制之中,而是若有人自恃武力之上便有强取天道气运则是万劫不复的下场,光阴长河漫漫,千年以来许多美其名为飞升羽化的武道之人死于天劫之中便是因为触动这些无形秩序的约束,演化千年才有了如今的格局气象,蔚为大观。

“叩问心关之后,人身小天地便好似有了依据,心境心湖之上有一座岛屿山岳化作立身之本,至此踏入第五个境界‘行虚’和第六个境界‘循真’,要以人身内在天地探寻外在天地的本相,感知天地真元与体内真气的勾连牵引,在锤炼体魄的根基之上深入神魂奥秘,以抽丝剥茧之法比对真元和真气的细微处,就像是穿针引线,当有了一件丝绸衣袍的样式便要探究如何裁剪勾画才可穿戴在身,在这两个境界需要仔细深究‘虚实’,真元为虚真气为实?亦或是真元为实真气为虚?此中道理并无定数,且看问心之人如何择路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