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叹几番烟云过往(四)(2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754 字 1个月前

那位平日里就和孩子不对付的工头看着形势明显偏向了虎老大那一方势力,藏不住自己心里的得意,回头看向挤在洞口不敢动弹的劳工中那个可恶的瘦小孩子,工头咧嘴一笑,掂量了一下手中的刀,心想着待会先把这孩子一刀砍死再说。

孩子默默退到了所有劳工的身后,想着躲进洞穴深处能不能逃过一劫。木门附近的战局已经很快局势明朗,虎老大一方简直是势如破竹一般地就冲进矿脉,侯老大的大好头颅已经挂在了虎老大的腰间做了战利品,毛发如枯草垂落,鲜血滴滴答答。

洞口处,那些青壮汉子放下刀剑,在做了通风报信里应外合的叛徒的几位工头带领下,神色恭敬地跪倒在地,声声求饶。

魁梧汉子虎老大骑着高头大马缓步走来,低头看了眼跪倒在地的青壮汉子,又抬头看了眼畏畏缩缩躲在洞穴里的那些瘦弱劳工,虎老大狞笑一声,对着那些洞口外的青壮说道:“站起来,拿着刀把洞穴里的人都杀了,谁下手慢了,谁就先死,谁杀的多,谁就能活下来。”

那些只是想来多挣几块钱的青壮汉子脸色苍白地抬起头,犹犹豫豫,虎老大摇摇头,一刀劈下就砍下了一颗头颅,语气森然:“多耗一分就多死一个人。”说着,又是一刀,鲜血四溅。

不知是谁先跌跌撞撞地起身,随后那十数个青壮汉子就都拿着刀剑一步步走进洞穴中去,求饶声怒斥声此起彼伏,有的甚至是出自同一宗族家门的手足兄弟,也逃不过你死我活的局面,虎老大端坐马鞍,饶有兴致地看着。

就这么看着,虎老大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一个瘦小低矮的孩子居然不知何时抢过了一把刀,然后贴着土石墙根站着,似乎琢磨着如何侥幸逃脱,若是有谁杀红了眼扑上来,孩子也毫不留情地挥刀砍去,用尽气力。

虎老大点点头,然后嘟囔了一句:“这孩子杀还是不杀呢?”却不料还未下定决心,就发现身边有一个满是谄媚神色的工头居然带着刀冲向了孩子,一副不死不休的模样,虎老大皱了皱眉,一刀就掷了出去,生生砍进了那个工头的背脊中,于是自作聪明妄图浑水摸鱼报私仇的工头顿时惨死当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做好了准备与那个工头拼命的孩子看着这一幕有些愣怔,结果就听到那个坐在马背上的虎老大大笑着说道:“小子,尽管去杀,要是能活下来,以后就跟着老子吃香的喝辣的。”虎老大伸手指了指孩子身边那些拼命厮杀的劳工,示意孩子赶紧动手。

孩子咬着牙关,眼见着又有一把刀向着自己砍来,呼出一口气,然后就弯腰翻身,一刀捅进了那人的胸腹间,鲜血浇灌在孩子身上,打湿了垂落的散乱长发,模糊了视线。

孩子脸色苍白,眼眶里布满血色,只是眼神始终坚定,毫不动摇。

玉石矿脉附近的那条蜿蜒小径上,腰间悬挂银鞘短刀的徐从稚眼神冷漠地看着不远处矿脉洞穴附近的厮杀,堪堪能够瞥见那个孩子的模糊身影,徐从稚始终没有出手,只是抬起头看了眼天色,好像是终于要下雨了。

云庚村里今日的摊贩似乎多了一些,应该是因为冬日将近,再加之秋收刚过,于是许多农夫无事可做便想着多挣些银两,走了远路前来摆摊。今日清晨,顾枝多买了几条新鲜河鱼,想着为对门的那个温婉女子也熬一碗鱼汤补补身子。

今日午后扶音就回了家,说是曹蘅破天荒地给丹心楼里的医师们放了半天假,再加上今日本就是丹心楼闭门打理的日子,无所事事的扶音便干脆回家来读书。顾枝自然是眉开眼笑,平日心里可没少埋怨那个曹老头子不通情理,也不知道给扶音多放几天假,只留着自己一天天独守空房。

天色昏暗,雨气丝丝缕缕,黄昏时分也渐近了,看来沉闷了一整日,雨水也终于舍得落下。顾枝从扶音手里接过盛满鱼汤的汤锅,由于扶音说既然是给乐姨补身子的不如多加几味药草,所以最后熬汤的变作了扶音,顾枝便老老实实端着鱼汤送到了对门院子。

女子打开门的时候神色显得有些忧愁,看着顾枝以及手里的鱼汤,笑着道谢,顾枝摆摆手只说没什么,看着女子眉眼间的烦扰,问道:“乐姨,可是出了什么事?”

女子笑得有些牵强,只是说道:“没什么,就是天气瞧着不太好,不知道阿策怎么还没回来。”顾枝抬头看着天色,劝慰道:“没事的乐姨,君策心思活络不会有什么事情的,徐从稚好像今天也去了山里,若是遇上了君策,也会帮着的。”

孩子今日出门的借口是去山上采摘野菜,女子心下其实知道真相,却也不好和顾枝多说什么,便点点头再次道谢,只说以后再将汤锅还回去,顾枝自然说“无妨”,随后看着女子关上院门,顾枝才走回了自家小院。

只是还未踏过门槛,顾枝停下脚步,皱着眉往村门的方向看去,随后他沉声对着坐在亭子里的扶音说道:“扶音,你先去阁楼里,不管听到什么声响都不要出来。”扶音看着顾枝严肃的神色,没有多问什么,只是说了一句“小心”就走进阁楼里去。

插上门闩,依靠着屋门的扶音神色并不轻松,在黑暗中她始终睁着双眼,所有的声音落入她的耳中都显得那样清晰,她只是竭尽全力地去捕捉那个熟悉的呼吸声,以确保那人安然无恙。

对门的院子里,女子将汤锅放在灶房里,便独自坐在了正屋屋檐下等待孩子的归家,只是眼看着阴云厚重压下,天色昏暗,孩子的脚步声依旧没有响起。小院里始终没有点亮烛火,女子坐在屋檐下的黑暗中,头顶风铃随着秋风叮咚作响。

不知何时,村头那边突然响起了滔天响的嚎啕,与此同时,天空中一阵电闪雷鸣,轰隆作响。

小巷里,除了附近的几家矮墙院子里响起了锅碗瓢盆落地的慌乱声响,那两处各自栽种着一颗树木的小院却安静得出奇,似乎对于外界正在发生的乱象毫无所觉。

马蹄声缓缓临近,木匠铺子放在巷子口附近的招牌被踢翻在地,数不清的模糊身影举着火把出现在了狭窄小巷的一端,血气浓重。

当先一匹高头大马,坐在马鞍上的儒衫男子弯腰俯身,借着闪烁火光,看见那处自己此行目标的小院外好像有一道身影,他眯眼看去,一道闪电划过,骤然光明,于是他终于看清。

巷子里,院门外,一个身着布衣的少年依靠矮墙而立,抱着双臂,一动不动,就连视线也只是落在了地上那一群匆忙搬家的蚂蚁身上,似乎对于巷子口的无数人影毫无察觉。

只是电闪之后,天空中雷鸣响起,震耳欲聋。

所有人悚然一惊。

那个少年只是视线冷冷看来,

杀气漫天,人间地狱。

菩萨慈悲,金刚怒目,都是佛法。

地藏始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