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叹几番烟云过往(三)(2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540 字 1个月前

毕竟也就几个人在一块吃个饭,虽然多了几个年轻人,但是也没有准备得太多,几人坐在正屋里看着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已经殊为满意,尤其是完全不会厨艺的徐从稚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看得顾枝恨不得朝他后头来一脚。

吃过了饭,徐从稚自觉地主动收拾桌上碗筷,女子招呼孩子去帮忙,平日里在外头对徐从稚没什么好脸色的孩子也懂事听话,跟在徐从稚身边帮忙,两人也不说话,各自在灶房里故意弄出好大声响,只是正屋里头端坐喝茶的几人都不去理会,只当做是少年心性由着去。

温婉女子又拿出了上次顾枝和扶音来拜访时喝过的那些香气四溢的茶叶,害得本就不怎么懂得琢磨味道的顾枝有些赧颜,心虚地小口小口喝茶,从肚子里挤出一些文雅士子的赞叹言语,惹得一旁的扶音捂着嘴偷笑,就连女子也都浅笑着摇摇头。

喝过了茶,扶音为女子重新查看了身子,细心嘱咐要按着药方安生修养,委实是女子的病症积郁已久,非是几两药草或是一两日调理就能好起来的,只能靠着潜移默化的水磨工夫,慢慢修补。

那边收拾好了的徐从稚和孩子走回正屋,徐从稚故意揽着孩子的肩膀,笑着问道:“一起下一局棋呗?”不知什么时候说漏了嘴的孩子一脸懊恼,自己以前不过是跟着二叔打过一段时间的谱,后来事务繁忙也就再没功夫好好琢磨,可是有一次被无所事事随意闲聊的徐从稚惹得急了,脱口而出一两句无心之语,却被这家伙逮住了机会就戏弄起来。

孩子本想拒绝,却不料坐饮茶水的娘亲却笑着拿出棋盘摆在桌上,说道:“随便下一局呗。”说完,指了指时常打理未曾落下灰尘的棋盘,坐在一侧的顾枝和扶音也露出饶有兴致的神情,孩子只能硬着头皮坐在桌旁,徐从稚收起笑意,可是眼底却有些孩子气般的得意。

顾枝手中端着茶杯,透过氤氲的水雾看着徐从稚的神色,意外地发现了那些本以为是徐从稚刻意装出来的心性自然,竟是从内心深处涌现的纯粹和洒脱,顾枝吹开茶杯上的雾气,微微眯起了眼眸,眼底有些期待,似乎已经看见了那个不再刻意拗起心性、而愿意将本就属于少年的潇洒意气都整装在身的徐从稚,再次握起刀站在自己身前。

孩子狠狠瞪了徐从稚一眼,心想着哪天乘这家伙不注意,一定要好好绊他一跤。孩子是没有习惯下棋打谱的,再加上许久没有碰过,无论是执子还是布局都十分青涩,就连只和顾筠下过一段时间棋便再没什么机会重新提起的顾枝都能够明显看出来,棋力深厚的徐从稚即便有意松缓些气力,也还是压着孩子的棋势在走,到最后收官阶段,孩子毫无疑问地输得落花流水。

但不知是不是被激起了火气,孩子默默收起棋子,却闷闷地说了一句“再来”,徐从稚自然没有异议,于是又是一局横扫之势的枯燥棋面,这一次孩子没有开口,徐从稚却慢慢悠悠地再次落子行棋,于是便又有了第三局。

坐在一旁观棋的不知不觉只剩下了顾枝一人,扶音搀扶着女子走到外头屋檐下去散心缓气,沿着不算宽广悠长的廊道,很快二人就走了一个来回,女子笑着说道:“这屋子是自己建的,所以难免粗糙了一些。”

小主,

扶音却有些讶异,没想到这么一间在风水上颇有讲究的屋子居然是女子自家建的,扶音虽然在医术上研究颇深,可是年少时在魏崇阳的家中以及在神药学院那座藏书极丰的书楼里也算是看了不少的闲书杂书,所以对于一些藏风聚水的房屋风水一说也有所了解。

只是随即扶音就有些疑惑,问道:“这是找了劳工来帮忙?”显然,总不可能是眼前这个瞧着柔弱的女子和那个瘦小孩子自己动的手。

女子摇摇头,顿了顿说道:“是孩子他二叔和姨娘出的力,那时阿策还小,也就是嚷嚷着在一旁加油助威,有时还要和个小大人一样,跟在一旁指指点点。”女子露出笑意,回头看了一眼正屋里皱着眉头琢磨的孩子。

扶音也笑了笑,只是斟酌着问道:“那他们现在是外出远游了吗?”女子收回视线,点点头,神色平静说道:“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扶音没再多问,毕竟是别人家里的事情,不好多说。

两人走到小院里,来到那株树下,扶音看着那些在枝头随风摇曳的木牌,好奇地伸出手,握住一块木牌,借着廊下烛火看了一眼,其上写着:“梅子酒”,扶音有些疑惑,又拿起了另一块木牌,却只写着一个“衣”字,又多看了几块,有的字迹深厚、铁画银钩,但有的却歪歪扭扭,好似稚童蹒跚学步。

女子见扶音有些好奇,便说道:“这是阿策小的时候学字,他二叔带着他练字用的木牌,我觉得有趣便挂在这里了。”扶音恍然,只是有意无意地掠过了树下的两处低矮土包,既没有投去视线,也没有询问。

两人又在月华如水的院子里走了几圈,眼见着再次落败的孩子恼怒地收起棋盘,这才笑着走回正屋。

夜深时分,三人便起身告辞,女子一直送到了院门外,这才挥挥手告别,而似乎有些赌气的孩子只站在院子里,抬头看天,装作漠不在意的模样。顾枝瞧着孩子的神色有些好笑,总觉得比起初见时那个满是戒备谨慎的孩子要看起来顺眼许多,与乐姨点头还礼之后,顾枝这才合上院门。

而后两处院子各自熄灭烛火,夜空中,阴云翻涌,遮蔽了月光,明日恐怕又会有一场雨不期而至。

第二日,孩子终于还是去玉石矿脉上干活了,若是入了冬,以娘亲如今的身子恐怕更是离不开人,孩子便想着多赚些银钱,还能贴补家用,熬过注定严寒的冬日。

走出巷子口的时候,发现那个住在对门的顾枝已经早早将铺子支了起来,顾枝也看见了孩子,便挥挥手打了声招呼,孩子犹豫了一下还是点点头回礼,然后就埋着头跑向了矿脉。

来到矿脉里,孩子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凝滞异样,眼看着守护在外围的带刀人多上许多,生性谨慎的孩子犹豫着要不要打道回府,可是听说今日开采出来的玉石都算上两倍价钱,孩子摇摇头,心想着就这一天也出不了什么大事,便挑起扁担走了进去,打算今日多忙活一些,赚足了银两就赶紧离开。

玉石矿脉里有些莫名的沉闷,不知是不是因为头顶始终阴沉不散的乌云重重,但是戴着斗笠的孩子本来在矿脉里就从不和人打交道,此时也只是埋头干活,不去关顾身边的怪事。

比如一些个身强力壮的汉子莫名其妙地被召集在一处然后带往了其他地方,比如一些平日里和那座占据矿脉的山寨关系颇为热络的墙头草居然腰间也都戴起了刀剑,锋芒森森。

阴云万里的天空,似乎响起了闷雷震动的声响,昏暗的玉石矿脉中,孩子不自觉地皱了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