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说难得少年心性(二)(2 / 2)

地藏太平刀 星舟子曰 2453 字 1个月前

女子没有接过篮子,摇摇头说道:“你们远道而来,想要好好安顿本就不容易了,能来这里喝上一两杯茶就已足够,还带什么东西啊。”

扶音将篮子放在脚边,却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说道:“是啊,这方寸岛真是与众不同,我都花了好些日子才认清楚这来回的路。哦对了,我就在附近的‘丹心楼’里做事。”

女子有些讶异,问道:“可是那座神医所在的‘丹心楼’?”扶音笑着说道:“我可称不上什么神医,不过那里面的先生们都是有大学问的。”

女子静静听着,眼神柔和,微微低下头咳嗽了一声,扶音停下话语,轻声问道:“夫人可是身体不舒服?”女子摆摆手笑道:“没事的,老毛病了。”她的声音有些沙哑,但依旧是平平淡淡的口吻,让人听了就似乎会安心许多。

顾枝看着女子鬓角的细微白发,在烛火的映照下闪烁着光亮。

扶音还要再追问几句,门槛外孩子端着茶盘走了进来,女子接过茶盏说道:“夜里风寒,喝杯热茶吧。”说完女子挽起衣袖,微微起身,姿态端庄地沏满了三杯热茶推到三人身前。

扶音止住话语,顾枝端起茶杯先道了声谢,然后轻轻吹散热气,喝了一口,不由自主地赞叹出声:“好茶。”女子放下茶盏,看着顾枝轻笑道:“这位小公子还是个精通茶艺的?”

顾枝端着茶杯有些不好意思地咳嗽了几声,说道:“是我家先生喜好喝茶,这么多年来耳濡目染也就习惯了些。”女子点点头,说道:“若是公子喜欢的话,就拿几包茶叶回去吧。”

孩子始终站在女子身后不说话,听的这话上前一步欲言又止,女子似有所觉但却没有理会,顾枝看了一眼孩子,放下茶杯回道:“不用了,我平日里也不怎么喝茶的,多谢夫人好意。”

女子没有多说,回头看了一眼始终攥紧拳头和徐从稚干瞪眼的孩子,笑道:“这孩子也一直和我说起你们呢,毕竟是村子里难得的年轻人,又是从外头来的,这孩子好奇得紧,就是脸皮薄一直不敢主动打招呼。”

说完,女子伸出手摸了摸孩子的脑袋,十四五岁的孩子却还是显得有些瘦削矮小,女子眼神温和,满是怜惜疼爱,孩子好像是被娘亲戳穿了心事,有些不好意思地抿着嘴,涨红了脸。

之后又是一番简单的寒暄客套,扶音看了一眼天色便找个借口带着顾枝和徐从稚起身告别,女子也带着孩子送到了院子里。

跨过正屋门槛,顾枝下意识抬眼望去,先前进门的时候未曾注意,原来在低矮院墙的一角栽种着一株枝干蜿蜒的树,秋日里落叶凋零看不清是什么树木,但是黑暗中却能看见在树枝之间零零散散地悬挂着好些木片,其上好似书写着细小的墨字。

告辞离别,回到了自家院子,顾枝走在最后合上院门,却愣了愣,他恍惚间又看见了那株不算高大的树,在树下,似乎有低矮的坟茔,落叶层层堆叠,是一个还是两个?顾枝抬眼看向对面早已合上的院门,皱了皱眉。

夜深人静,烛火摇摇晃晃然后忽地熄灭,日夜交替。

第二日,从“丹心楼”逛荡回来的顾枝照例坐在了巷子外的棚子内,低下头小心细致地雕琢着手上的木头,棚子外沿的木板上坐着几个附近巷子里的老人,带着自家坏了的木制器具来找顾枝,一来是离家里近些方便,二来这个年轻人的价钱也要收的比别人便宜些,而且三三两两的相识之人约好了一同来此,也可以坐下来拉拉家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无所事事的老人们高谈阔论,顾枝安安静静地埋头忙着手上的活。

巷子口,女子和孩子一同走了出来,孩子的手上拿着一把锄头,女子则提着一个篮子,今日秋高气爽,正是收割的好时节,于是孩子今日没有去往矿场,而是决定和娘亲一起去田里收麦子,然后转手卖出去就可以为即将到来的冬日攒些银两。

女子看见了坐在棚子里忙活的顾枝,想了想带着孩子走上前去主动打了声招呼,顾枝抬起头站起身,郑重其事地拱手行礼:“见过夫人。”

女子笑着说道:“如果不介意的话,喊我一声乐姨便是了。”顾枝直起身,也露出了笑意,说道:“乐姨,您以后也不必喊我公子了,挺不习惯的,叫我顾枝就好。”

女子点点头,然后拍了拍身边孩子的肩膀,说道:“和顾枝哥哥打声招呼。”

孩子好像有些不情不愿,神色警惕,握着锄头的手臂紧紧绷着,他硬着脖子说道:“我叫君策。”

说完,他转身就走,女子歉意一笑和顾枝说了声抱歉,顾枝摆摆手示意无妨,而后女子提着篮子追上了孩子的步伐,低下头轻轻说着什么,应当是语气温和的责备,孩子也不还口,就那么安安静静地听着,轻轻点头。

顾枝站在原地看着远处一大一小的背影,孩子瘦弱的肩上扛着锄头,女子消瘦白皙的手臂上提着篮子,他们在阳光下慢慢走远。

顾枝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跟上去问一声“需不需要帮忙”,他蹲下身拿起木头,重新雕琢了起来。

徐从稚走出巷子来到顾枝的木匠铺子里,依靠着木柱,问道:“今天还要不要木头?”顾枝头也没抬,说道:“对面那户人家的孩子和他娘亲去收麦子了,你要是闲得慌,就去搭个手。”

徐从稚往村子外的方向看去,眯起眼,看见了那两个远去的背影,想了想点点头跟了上去。

秋风轻轻吹过,丹心楼里一个小小的屋子里,扶音带着几个学徒为前来问诊的病患们耐心诊治着;巷子外,顾枝坐在简易搭起的木匠铺子里小心翼翼地雕琢着木头;云庚村外的崎岖沙土路上,一大一小的身影并肩走向他们即将丰收的田地,在他们身后还有一个年轻人远远地跟着,脚步闲散。

小巷子里有那两座相对而立的院子,其中一座的小院里栽着一株前人留下的桃树,枝叶早已慢慢落尽。另一座院子里,墙角处也有一株自十几年前种下的树木,秋风一吹,树下堆满落叶的两座矮矮的小土包露出了模样,树上,光秃秃的树枝之间,写满了字迹的木牌随风摇曳。

屋檐下,风铃轻轻作响。

叮叮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