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喝了一口酒笑着回道:“我在点星岛已经为大家安排好了一处绝佳的观战之地,到时定然可以将那两位英雄看个一清二楚。”灵霜拍着手喊道:“好呀好呀。”神药学院的学子也端起酒杯与青藤致敬。
扶音浅笑着没有说话,突然像是察觉到了什么转头看去,她看向了那一座茶馆,却是安安静静地听着。身旁的顾枝同样如此,竟是端着酒杯都忘了饮酒。
“且说那万里河山间的城镇之地,高大巍峨之处可比高山,耸入云端不知可去往琼楼玉宇?又不知夜里是否真可摘落星辰,问几句天上的风光?还有那泛着光亮的琉璃窗子,日光洒下是七彩的无数神采,夜里是犹如银河般的晶莹剔透,谁能说得清楚,这竟是人力所能企及,难道世上真有仙人要将银河洒向人间听几声赞叹?
……
我们茫然四顾,可是街上人群早就习以为常,他们低着头赶路,街道两侧的光亮照耀如同白昼,路一直往前延伸而去似乎也是没有尽头的汪洋海路,人们抬起头难道真的就能够看得见天空吗,楼宇遮挡视线,光彩四处寥落,人间早就迷离。
……
可是人来人往,可只剩几声叹息?不过是习以,为常。日日夜夜他们都生活在这样的人间仙界之中,日月星辰,云雾霞光,不过尔尔。黄发垂髫,怡然可乐。再一望,远处灯火通明,还是人间。”
小主,
说书先生的声音穿过茶馆的窗户落在街上的人潮中,被扯碎做了断断续续,而可在茶馆外的那间酒楼上,却有两人听得仔细,他们好似全然不顾周遭其他所有人,只是一心一意落在了那起伏的语调,那壮阔的言辞,畅想着远去的时光,还有故去的人。
厢房里挤着人,觥筹交错高谈阔论好不热闹,坐在窗边的少年和女子却安安静静地闭着眼,在听一段故事也是在想一个人,那一个始终坐在院子里树下的老人,石桌上总摆放着粗糙的茶盏和茶杯,只有那四溢的香气让人能够察觉到满屋的书卷是名副其实,可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得出这样一个普通平凡的老者,竟是三朝元老的重臣公卿。
他一生俯仰于朝堂乡野,不曾以位高权重而自诩狂妄,更不曾因落魄乡野而自甘堕落,他始终笑对苍天,始终,不曾放弃他脚下的这一片国土,所以他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避祸之地,投身于战火沙场以及那刀光剑影的庙堂之上,他一点一点地老去却无所察觉,在他心中始终有一处遥远的净土。
那里有万里的风光,有人潮如织的欢喜,有再也回不去的地方,也有再也见不到的人……遗憾,最终只留在了追忆里,而他再次提笔,一分一寸地将那眼底的色彩诉诸笔墨,铁画银钩,雕梁画柱,美不胜收。
那是一处冠以光明之名的岛屿,那是万事万物的起源,那是所有人为之神往的净土,那是一个少年心底最深的憧憬,最终更是一个老人眼底最纯澈的回忆,真实与虚幻之间,只是伸一伸手就能轻易触碰,可是这一段不远的距离就足以走完一生了。
他走的并无缺憾,因为在那未知的死后的世界里,还有他想要去追赶的身影,还有他要去说的话,于是他永不停歇,干净利落地离开了,无论是画像被挂在庙堂的最高处还是尸骨撒入了汪洋之间,都与他没有什么关系,他难得试了试,一切都与他无关,最终也走得坦荡。
这是一段故事,也是一本书,寥寥笔墨。
《风光》。
端元先生所着。
端元先生何许人也?
三朝公卿,最后一任一品宰辅,也是第一任一品内阁首辅。
无论身份名号再多,可最终他也只是那座小小宅院里一个饮茶讲道理的老人,他叫魏崇阳。
顾枝眯着眼摇晃手中的酒杯,扶音收回视线凝视着顾枝的那一双手,指尖微微颤抖。
喝过了酒,谈天说地了好一阵,神药学院的这支队伍终于再次出发,一行人走在通往港口的路上,青藤与其他几人一边向前走去,一边笑着交谈,既然知道了青藤的身份,那么对于一些有心人来说自然不会愿意放弃这个结交的大好机会,这一路上也都勤勤恳恳地与青藤打好关系,不求以后通天路,只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嘛。
隔着几个人,顾枝和扶音走在最后,顾枝双手枕在脑后脚步闲散自然,扶音双手背在身后一步一步慢慢走着,在他们身前灵霜好奇地打量着东境的一些奇异楼阁,顾生不远不近地跟在身边。
他们慢慢走远去,汪洋就在前方不远处,呼啸的海风猛地拂面而来,衣衫猎猎作响,顾枝停下脚步,身前是被海水打湿的木板路,只需一步他就能够走上去,扶音站在上面,回头看向顾枝。
然后所有人就都消失了,顾枝的眼中只剩下了眼前的一个人,那个人长裙摇曳,指尖风铃轻轻作响。
顾枝笑了起来,他在心中轻声地说道:魏先生,放心吧,从今以后我都会站在她的身后,护她此生此世,幸福,安康。
扶音歪着头看着顾枝,然后,也笑了起来。
顾枝走上前去拉住扶音的手,咧着嘴角,笑得那么开心。
他轻声地说道:“走吧。”
于是,少年第一次离开了这座奇星岛。
从他失去记忆以来的第一次,所以应该也算得上是真正的第一次。
第一次,身边有那一人,一直是那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