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菜肴佳酿交织成一场味觉盛宴,他才品至半酣时,一名太监疾步趋来,脚下细碎的脚步声打破了殿内的宁静。
“陛下,不良帅求见。”
太监尖细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李世民闻讯,毫不犹豫地搁下手中碗筷,面上浮现出欣喜之色,朗声道:
“速宣不良帅进殿。”
不多时,一位身披斗笠、身形魁梧的男子步入殿内,正是赫赫有名的袁天罡。
他单膝跪地,恭谨禀报道:
“陛下,微臣已查明诸位皇子近日的行踪。”
李世民微微挥手,示意其不必多礼,语气平和却蕴含威严:
“赐座。”
待袁天罡落座,李世民的目光深邃起来,语调缓和却透出一丝忧虑:
“袁爱卿,朕欲知太子近日有何举动。”
身为九五之尊,君臣之仪他自是谙熟于心。
适才杜如晦等人虽对李治、李泰与李恪赞誉有加,却刻意避开了对太子的评价,这并非他们不愿实言相告,而是顾及皇家颜面,不愿触及那难以启齿的事实。
太子的品行,作为父亲的李世民又怎能不明?
袁天罡直截了当地答道:
“陛下,太子近来并未居于宫中,两度携随从外出狩猎游乐,至于您所关切的粮草事宜,他已全权委托魏王处置。”
李世民听罢,不禁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身躯无力地倚靠在龙椅之上,面容写满了疲惫。
他曾以自身早年的境遇为鉴,希冀太子能够承继大统,故而在诸子间大力弘扬君臣之道,盼他们安心辅佐太子,共筑盛世基业。
然而,太子的表现却令他大失所望。
他轻轻揉捏眉心,再度发问:
“那魏王现况如何?”
袁天罡答道:
“魏王殿下常驻御书房,潜心研读兵法典籍,甚至时常通宵达旦。近日更是亲力亲为,积极筹备粮草事宜,广纳各方贤才,充实府中力量。”
李世民闻此言,紧锁的眉头略微舒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正如房玄龄所言,李泰确实勤奋好学,熟读兵书,胸藏韬略。
如此一来,无论未来局势如何变幻,大唐皇室内总算有了堪当大任之人,这让他心中稍感宽慰。
“你再告诉朕,晋王近况如何?”
李世民又问。
在李世民的记忆中,李治性情敦厚,言行谦逊,相较于其他皇子,他显得低调内敛,鲜少显露锋芒。
然而,能得到长孙无忌的赏识,却是李世民未曾预料的。
袁天罡回答:“晋王殿下勤勉好学,知恩图报,孝顺恭谨。近日皇后娘娘偶染风寒,晋王殿下日夜守候在侧,悉心照料。”
“甚好。”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晋王性格温良坚韧,日后定将成为大唐帝王身边不可或缺的忠良之臣,全心全意辅佐他的兄长。
“最后,蜀王今日有何动静?”
李世民再次询问,目光投向远方,思绪似乎已飘向那位身处西南之地的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