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文人墨客们仿若发现了稀世珍宝,围在展台前,眼中满是惊叹与欣喜,他们小心翼翼地轻轻翻阅着书页,不时与身旁之人低声交流探讨,对这两项革新技艺赞不绝口。
而那些商人们呢,则犹如一群嗅觉异常敏锐的猎豹一般,仅仅只是刹那之间,便嗅到了这当中所潜藏着的那无比巨大的商机!他们一个个眼睛发亮,心跳加速,脑海之中开始飞速地盘算起来:究竟要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手段,才能够顺顺利利地将这些堪称精美绝伦、巧夺天工的书籍给带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啊?毕竟,如果真能成功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毫无疑问,这些原本就已经足够耀眼的书籍,必定会在那遥远的异地他乡焕发出更为璀璨绚烂的光芒来!到那个时候,它们所能带来的收益和影响,恐怕将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想到这里,商人们的内心愈发激动不已,恨不得立刻就动手实施自己心中的计划。
终于,备受瞩目的 “论商道” 主题论道大会,在书院那雕梁画栋、庄严肃穆的正厅拉开序幕。厅内,四方桌椅摆放得井然有序,桌上茶香袅袅升腾,仿若为这场思想的盛宴增添了几分悠然韵味。
赵国丞相周文、赵国二皇子、武冈王华在、三国文坛领袖马传书和其他来自三国书院的院长们正襟危坐于主位之上。
台下,坐满了各书院学子和各路商家的掌柜。他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跃跃欲试,仿若即将奔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这次“书院论道”与以往的有所不同,增加了商人论商道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再由书院学生辩论商道。
一位来自夏国的丝绸商人率先站起身来,拱手行礼,动作优雅而恭敬,随后声如洪钟般朗声道:“久闻武冈华王爷年纪轻轻,治理有方,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我细细观察这武冈,物阜民丰,仿若一座藏满珍宝的宝库,交通亦是四通八达,便利无比,实乃营商之绝佳胜地。我蜀地丝绸,质地轻盈柔滑、上乘无双,欲与武冈互通有无,在此设立商号,将这华美的丝绸远销四海八荒,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华在微微颔首,面带和煦微笑,仿若春风拂面:“蜀地丝绸声名远扬,仿若天边最绚丽的云霞,若能入驻武冈,自是我武冈之荣幸,求之不得。我武冈愿为诸位商家竭诚服务,减免赋税,携手共促商贸繁荣昌盛,开启财富新篇。”
此言一出,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台下商人顿时炸开了锅,纷纷热议起来。
一位来自华国的茶商紧接着站起身,眼中闪烁着精明之光:“大人英明神武!我华国茶叶,香茗远扬,仿若山间最清新的晨风,若能借助武冈这股东风,开辟新的商路,必能达成双赢之美局。只是不知这运输途中,安保之策如何保障?路途漫漫,难免有心怀不轨之人觊觎。”
华在目光沉稳,看向身旁身姿挺拔、威风凛凛的武冈镖局大掌柜华迩。
华迩心领神会,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如洪钟回应:“我武冈有王府直管的‘武冈镖局’精兵强将护卫,定能保各路商队一路平安。诸位大可将悬着的心放下,安心营商。”
众人闻言,原本微蹙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面露安心之色,仿若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论道大会上,商人们仿若智慧的火花相互碰撞,你一言我一语,彼此交流着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有的人慷慨陈词,阐述着关于商品交换的精妙策略,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益;有的人则娓娓道来,讲述着运输安保方面的万全之策,怎样确保货物安全无虞地抵达目的地。
还有一些人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奇思妙想,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品牌打造方案,让原本平凡无奇的产品瞬间焕发出耀眼的光芒;更有甚者高瞻远瞩,描绘出一幅宏伟壮丽的市场拓展蓝图,引领大家一同展望未来商业世界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