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半仙想了下,:“朝廷正打算扩城,这时候三方来攻,倒是选了个好时候。城墙一旦被拆了,那攻城也就容易得多了。”
卫郯笑道:“是啊,如今京都扩城,天下皆知,我估摸着这三个家伙也会等城墙拆了再动手。”
“周洪让我暂停扩城,让我给拒绝了,朝廷认定的事不能更改,否则有失信于百姓之嫌。可城墙一折,防守压力就大了,一旦让叛军冲入城内,即便不成功,洗劫一空也是个麻烦。”
俞半仙说道:“姜贺到底有多少兵马?可有准数?”
卫郯冷笑:“朝廷的边军一直是个谜,明面上有近20万人马,可肯定吃空饷的也不少,我估摸着姜贺手中大概有15万兵力。再加上,老二,老六,总兵力,最少25万到30万。而且这是实打实的数字。”
俞半仙问道:“公子,北地的边军战力到底如何?”
卫郯笑道:“虽然是边军,但是大陈都多少年没有开过战了?除了上回老二叛乱,咱们打个两仗,实际上大陈就没几个见血的兵。姜贺也当然不例外。”
俞半仙想了一下,说道:“十五万对30万,仗是有难度,但老朽觉得公子还是可以稳操胜券。”
郭靖来兴趣了,说道:“先生何出此言?”
俞半仙说道:“其一,姜贺南下进京,乃是反叛,朝廷占有大义。”
“其二,贼军虽众,但三方结盟,便会有三条心,且兵马并不精锐,滥竽充数,兵甲不全者多。而禁军虽少,但精锐骁勇,装备精良。”
“其三,公子有三万骑兵,而老二老六,肯定没有多少骑兵,即便是姜贺也没有这么多。”
“其四,京都城高池深,粮饷充足,可占地利。”
“有以上四点,公子定能获胜,从而一战定乾坤,打的仗越多,公子的威望就越高,也能挣得更多民心。”
卫郯笑道:“先生,您不必鼓气,我从来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在我心中也没有输这个字,我只是在想怎么样以最小的代价,把他们全部歼灭。”
俞半仙起身,走动几步,突然笑道:“有了,公子,城墙照拆,给他们来个请君入瓮。”
“先生有何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