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潜移默化的让秦国众多的玩家意识到他们不弱于赵魏。
这也是王烈的目的之一,毕竟整个天下都认为秦国是第三。
即使是现在赵国颓势了之后还是如此,他必须要改变这个偏见。
“军师,本王现在已经掌控了司隶,凉州,益州,南蛮还有缅甸都已经名义上臣服我们。”
“本王该是时候争夺天下了。”
王烈在火红的秦宫中蔽退左右,对着房玄龄说道。
“大王隐忍多年。终是潜龙在渊一飞冲天的时候了。”
“目下,赵国两国之间的争夺已经有了优劣。”
“赵国势衰,为防止魏国获得胜利一统天下,大王必须要立刻应对。”
秦国的战车在平定缅甸之后彻底运转起来。
以一部分在缅甸战争中出彩的士兵作为中坚,通过吕布、缅甸一直练兵。
在窦宪统帅之下,200万秦军,20万南蛮军队,还有50万蜀军。
迅速开往河洛,河东。
秦军方面的阵容堪称奢华。
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张绣叔侄,胡车儿,李蒙、王方,徐荣……
鞠义,马超,马岱,马休,马铁,白马将军庞德,西凉铁骑,湟中其从胡,先登死士。
徐晃,窦宪,加上杜畿,房玄龄,杜预。
阵容可以称得上是奢华。
……
青州。
在彻底平定这里之后,徐茂公事先先劝降了,依靠着并州狼骑在黄河南岸不停游击的胡虎。
不能怪此人。
当初郭子仪统帅80万大军被击败的时候,他统帅的并州狼骑和骑兵则是负责盯着机关城,在大败之后他就知道不好开始往平原逃去。
结果平原郡居然事先就倒戈,导致他已经被困在青洲。
在弹尽粮绝之后,无奈投降。
胡虎从原本的晋王到赵国的朔方公,再到现在只是一位降将。地位一降再降,几经波折。
郭子仪本身就是他的家臣,在他臣服之后。
也顺势向魏国臣服,三万余被魏国俘虏的朔方营士兵也顺势就对郭子仪臣服。
这就是家臣,他们只需要对自己的主公效忠,当自己的主公脱离主公的主公后,可以跟着离开。
不过这里是东方,主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道理。
跟西方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道理不一样。
曹操可以越级对郭子仪下令。
徐茂公在解决和招揽了青州的降卒之后,兵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扩张到了120万。
80万青州赵军,投降的大约有40万。
其中有一开始夜战时期就投降了,还有后续被俘虏的。
斩杀者十余万,还有很多人不知所踪,最终逃回河北的只有十余万。
而胡虎投降时期,人马也不过5万左右。
这样子算下来,加上亚瑟,孙策还有胡虎,郭子仪。
陈登,乐进,于禁,臧霸,孙观,青州方面,魏国大军已达到120万。
声势浩大,直指邺城。
“围魏救赵,接下来分两路进口,一路从水路上截断赵国之师的退路,封堵黎阳”
“另外一路,奇袭邺城。看看能否一举消灭赵国,立下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