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充当军师。
南边的魏军则是荀攸、程昱出谋划策。
80万军队的动静,令整个鲁国震动。
负责守卫北海的武安国第一时间就被惊动,立刻向后求援。
设置都城在平原郡的刘备,这些年主力逐渐向北,黄河以北的平原不像黄河以南的另外五郡一样,作为青州唯一在黄河以北的地方,受到中原的威胁相对较少。
早在魏国修养的时候,青天和刘季奴就明白了刘备在青州的基业大概率是无法坚持了。
准备了后备方案,如果实在不行就放弃南边二郡,鼓励人口都迁移到北方的平原郡,像是历史一样,完全依附于袁绍。
只要还具有地盘,就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当然,这是万不得已的情况。
鲁军不是没有一战的机会,如同蚂蚁在洪水之前早就做好了准备一般,50万鲁军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
刘备立刻下令关羽为先锋,领兵五万前去救援,在北海只有5万军队的武安国。
自己也同样带领20万大军,作为中军出动。
即便占据本土优势,几十万陆军在敌我两倍兵力的差距之下,最多胜率不过五成。
北海都昌。
随着大军浩浩荡荡所至,城头上的官员直接投降。
死忠于刘备的官员,甚至被割了脑袋。
绝对的差距下,大部分墙头草的官员,只要对自己的头顶还是汉人,是谁都无所谓。
曹操的名声毁誉参半,在科举制出现后,大量的寒门士人将他推上神坛。
所以,官员们对于投降完全无所谓。
北海,绝大部分的县都是兵马一到来的时候就开城投降。
少数爱惜名声的县令,为证明自己不是贪生怕死,抵抗了一番就顺水推舟,让城池被攻破。
即墨。
历史上田单破燕,和田横五百士的典故都与此地有关。
这座小小的县城,因地势的重要,重新被刘备大力修建。
重新恢复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兴盛。
地势险要的这座城池,配合着武安国所在的剧县。
剧县-即墨就是刘备为魏军准备的第一道防线。
历史上的田单,就依靠了两座城池,阻挡了安国君乐毅两年。
当然,刘备能不能重现曾经的情况还是个未知数。
……
当攻占营陵后,魏军终于遇上了这次的敌人。
距离剧县不足百里。
另一边。
关羽,关平,同青天出现在了即墨。
一千青龙校刀手,四万九千人通过传送阵来到这里。
“走”
青龙偃月刀一鸣,关羽下令,按照刘备要求,救援现在已经在魏军包围下的武安国。
至于即墨城,少则几天,多则十天半个月,未雨绸缪的刘备,就会带领20万军队进驻。
至此一来,30万大军,成倚角之势。
处于守方,哪怕魏军有80万之巨,没有半年也不可能打下。
“嗡”
关羽背后,青龙虚影实质化出现,融入五万人散发出的云气。
青色光芒与云气融合缠绕在鲁军身上,让他们的速度加快,体力消耗的速度也更加快。
过五关斩六将的关二爷,虽然体型臃肿,但速度和爆发力可都不差。
到了这个级别的猛将,全部都没有明显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