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太学医学院(1 / 2)

接下来的时间内,姜末带出来的10万军队作为一支汝南的偏军。

以每天几十里的慢悠悠速度攻打城池。

华佗则留在军营之中。

按步就班,半个月的时间。

六十万魏军拿下了汝南郡除了平舆之外的所有县城。

三支10万人的偏师开始朝着了曹操手下的30万军队而去。

汇聚在平舆城下。

开拔的时候,姜末有意的接近了华佗。

在这段时间,华佗不仅帮忙给郭嘉治病,还趁着空闲的时间,教导军中的军医。

也可能是因为魏国的军医手段实在是太粗糙了,华佗完全看不下去了。

“华先生,你有什么理想吗?”

姜末接近华佗后,祭出谈理想大招。

三国的人,但凡是追求功名的,基本在这种大争之世都已经出任,或者是有其他理由裹足不前。

华佗这种医生,闲云野鹤。

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理想将他牢牢拴住。

如果得不到他的心,根本没办法长久的留住他。

“小老儿年纪一大把了,最想要的就是游历山水,在各地采摘草药,铸就一本书。”

“如果能把自己的所学流传于世,那该是多好的事,除此之外就是能够尽量的多救些人积德。”

标准的医生,真正的仁者。

姜末心中暗自点头,尽管本人不算特别好,甚至可以说是个小人。但对于这种真正的君子和好人还是非常的欣赏和敬佩。

想要拉拢华佗渴望又增加了几分,下定了决心。

“先生一人既要找草药,又要撰写医书。一天之内能救多少人?”

“这,一天最多几十人,少的时候一个没有。”

华佗仔细想了想后说的。

“先生曾经也说过了,想要传承自己的医术。”

“何不收些学徒,这个日后年老之后也有人养老,师慈徒孝,何不乐哉!。”

华佗沉思片刻,“先生,是要我收徒吗?”

“是,也不是。在下希望先生能加入魏国,成立太学医家分院。”

“先生穷极一生一个人最多能救多少人?是1千还是1万?”

“传道授业解惑,先生的才华可以培养出成百上千优秀的医子。”

“足以救成百上千人,先生名垂青史,更是可以将医学发扬光大!”

华佗震惊,他没有想到姜末的想法竟然是这样的。

但回过神来,他就立刻就知道了,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诸子百家中,华佗传承了医家。

有谁不希望自己的所学被万世传颂?

华佗学习了一辈子的医术,既可以把毕生所学传承下去。

更可以救更多的人。

心动的华佗问道:“姜先生,难道像我这样的一介草民都有资格进入太学教学?”

“当然,太学会筹备各种医家的古籍,只要魏国存在一天,医家传承就不会断绝。”

诸子百家最看重的就是传承。

姜末这么做,就是希望魏国太学,能够成为第二个稷下学宫。

工艺,医术,包括纵横之术,各家学派都有独自的思想。

相互碰撞才不会思想老旧。

以至后来华夏文明,独尊儒术后随着时间推移,明清都被称为腐儒。

在华佗出现后姜末就萌生这个想法,难以遏制。

如果医家彻底和魏国绑上,华佗还会离开吗?

而且在日后,完全可以找到隐世的各家学派。

重新让这些思想现世,魏国也可以获得诸子百家的力量,跟他们绑在一起,互惠互利。

姜末有这个大胆的想法,早就告诉了曹操。

如此强国之策,曹操又为什么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