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你要有全局的眼光(2 / 2)

流域周边自然矿产也十分丰富,下游江浙地区,现在是重要的手工业产地,海上贸易的瓷器、丝绸和茶叶大部分产自此地。

综上,对大江流域进行资源规划。

第一,农业,在保证粮食供应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遏制改稻为桑的趋势,遏制毁山种茶的趋势。原因:一,大明现有茶叶产出足以满足本国居民需求,没有必要为了眼前的白银收益,在危及粮食供应的前提下,增加茶桑供应量,同时还能因产能不足,提高出口价格。

二,南方种植茶叶的山区,降水量大,改变山体植被覆盖之后,容易造成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北方地区也有茶叶产出,但是一直不能打开海外出口。可以降低南方茶叶产量,进而推广北方茶叶,提高南北经济平衡。

三,遏制围湖造田等人工制作耕地的行动,兴修水利,增加抵御水灾的能力和提高灌溉条件。因为人口增加而造成的耕地短缺,可以通过向外移民的政策,降低当地耕地压力。

原因,根据行星探测器获取数据分析,如果继续围湖造田,大江流域的湖泊数量将在一百年内消减一半,两百年内将面临干枯风险。

特别指出,河西走廊标注楼兰的地方,湖泊面积正在急剧缩小,三百年内将从内陆消失。

……

第四,加工制造。

川渝地区拥有丰富的金属矿藏,可以在当地建立开采和冶炼中心,冶炼之后的金属制品,可以顺着大江顺流而下,在湖广和江浙等手工业发达地区加工后,零部件继续从大江运输,最后在沿海地区,组装完成,成品可以通过海运,运往北方和其他地区销售。

将大江作为一道工业生产上的流水线,从上游开始源源不断的生产我们需要的产品,然后销往世界。

这种方式,不光可以冶炼工业和机械加工工业使用,其他产业也可以借鉴。

第五,统治稳定。

在大江流域以南,拥有众多的山里族群,这些族群都是汉化非常高的族裔,甚至有些族群就是从中原地带迁移过来的。

也有一些受到行政命令而产生的族裔,比如一直以来居住在江边和湖泊的疍人,他们完全是政治斗争失败的牺牲品。

借助这一条生产线,我们可以把这些形形色色的族裔,统一起来,减少统治成本。

同时减轻内陆运输对运河的依赖,在大河改道后,依附运河生存的人数急剧增加,沿着运河已经有各种槽帮等黑色势力出现,等白加黑之后,已经会成为影响朝堂的重要政治力量。

加强大江大河运输,同时发展海运,可以减轻对某一种方式的依赖。

其他从内陆流向大海的江河流域,也可以采用类似的规划。”

戌亥01一行行的看完这仅仅六页的作业,又看了一眼,一脸得意的李伯笠,然后直接通过数据网络在戌亥20面前投影出自己的全息影像。

“20,这就是你说的仅仅提了点建议,给了一些数据!”全息影像上,戌亥01挥舞着手里的纸张,对着戌亥20一顿骂。

“你是不是当我瞎啊!这是指挥官能写出来的……”

“哎!队长,你真是冤枉我了!你把所有人给的建议综合一下,看看……”

一分钟之后……

“缝合怪!”

“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