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进入安东卫(2 / 2)

作为明初的十九个海防卫,安东卫城修建的十分大,城里的设施也是十分健全。方圆六七里,城墙高近七米,厚度也是一样的。

东西南北各有一个城门,延续到城里就是四条大街,公署、卫学、仓库、武器库、演武厅、庙宇等等建筑沿着街道分布。

这座比一般县城还要气派,相当于一个军分区的地方,二十万两白银就从官府手里买了下来。以后只要没有意外,就是世袭罔替的李家地盘了。

毕竟大明的军职也都是世袭的,大头兵没有意外后代肯定是大头兵,千户大人的官职也是由他儿子接替。

“安东卫城主要由六大姓氏把持,有苏,杨,赵,任,胡,刘。这六家的人口数,接近整个安东卫的两成。

他们都是从明朝建立初期,就从全国各地迁移过来的军户后裔。关中,江南,西南都有,现在几乎跟本地人没有区别了。”

上面的几位大佬,早已经离开赴任去了,剩下的就是一些具体干活的等待着交接。

“之前,库房里应该有多少储备,本官不再追问。从接到调令那天开始,有些莫名其妙消耗的储备本官就要问问了。”

带来的近千全副武装的士兵,全面接管整个安东卫城之后,城里剩余的大小官员,全被牛贤宽聚集起来,在卫府大堂挨个审核。

堂堂五千多编制的安东卫,到了现在乱七八糟的官员加上,全体还在执勤的官兵还不到一千人。

甚至某个百户旗下只有官没有兵!

经历司,巡检司,按察司,卫学,还有兵仗局,武库等重要衙门全部换上了自己人。原来的那些老爷们,如果自己懂事,还能吃到一份不用上班的钱粮,不懂事,就不用吃饭了。

一直忙碌了十天时间,终于把事情理顺了,又给自家的十几艘海船发出了信息,以后安东卫这里就是他们的母港了。

“指挥官,统计结束了现在安东卫一共有人口八千一百三十七户,共计二十七万人,全部田产在各军户手里的只有三千五百亩,在各级官员手里的有一万多亩,还有五千多亩在地方乡绅手里。

三处海港,残留海船一艘海沧船,也是四处漏水,已经没法下水了。其他战船都已经拆了。

火炮大小一共五百门,沿海炮台五座,能用的只有三座。

仓库,就不用说了,里面只有灰尘和垃圾。”

“就这些?”等戌亥02汇报完毕之后,李伯笠问道。

“就这些!其他的不提也罢,一把糊涂账,军户逃亡严重,守着海边,那些墩堡的普通军户们,饿的皮包骨头。

问他们为啥在海边见识海货冲击,或者捕鱼?指挥官你猜他们咋说?”

“咋说的?说鱼不好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