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为啥不把收购其他货物的消息了通知下去?”
尹季看了一眼,不理解的手下,说道:“那也要这些军户们家里有才行啊!他们现在所有的可支配财产,也就是马上就要成熟的麦子了。
你告诉他们鸡蛋能卖钱,猪毛能卖钱,他们有吗?”
“嘿嘿!也是!是属下想当然了。”
“咱们指挥官仁慈,见不得手下军属们过得贫穷,我们作属下的就要竭尽所能为指挥官分忧。
这次麦收肯定有胆子大的会试试消息是不是真的,等他们手里有钱了,自会添置家当,到时候鸡啊,鸭啊,还有各种牲口,都会开始慢慢增多的。
那时候,我们再放出收购的消息,就更容易获得军户们的信任。他们就更放心的多养。”
“还是都尉看的远,属下受教了!”
阳都镇这里,最早加入李伯笠军队的就是那十一个分到自己名下村子的人,村子里在冬天受到李伯笠恩惠的青壮,加入了最早的辅军。
军属跟其他人享受到的福利几乎是一样的,都是从李伯笠这里赊购棉花纺纱织布,再就是去各个工地干活。
这次政策发布之后,就跟其他人区分开了。
军属家里在棉布结算的时候,价格上要高一成,赊购棉花时,还能更靠前,赊购的更多!
事情初期的变化都是微小的,一成的变化短时间内也不足引起瞩目。
就是各个流动商贩从军户这里收购散货时,不容易了,售卖的货物,除非是紧急缺乏的,也不好卖了,这是最明显的变化!
“草!这帮子破烂落魄户,家里连个鸡蛋都没有了,活的针线都用不起了?”小货郎,挑着担子,或是赶着驴车,在军堡门口吆喝了半天,口干舌燥的,收入没有几个铜板。
最后骂骂咧咧的走了。
县城西边的崔家峪,现在也成了明面上的驻军营地之一,这里负责的是骑兵都尉刘念祖,最近他又升官了。
他旗下的五十骑兵,扩充到五百人,整整一个骑兵营,再加上辅助兵种,手下也有六七百人了。
“总旗大人,您找俺?”
刘念祖在大明官军里的身份就是沂水县守备千户所下属的总旗,这个弯腰等候吩咐的就是从本地军户中招募的辅兵队长,负责后勤喂养战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阿斗!听说,你认识不少行脚货郎。”
“哎!,俺会写看牲口的手艺,所以十里八乡的都熟悉一点。”此人还是弯着腰回答道。
“嗯!这样,给你放三天假,帮我把你认识的行脚货郎找一些,就说本官有个小买卖想让人帮忙。”
“是!俺这就去。”
“嗯!”
时间没有用到三天,当天从军营出来之后,曹阿斗,先是回了一趟家,把自己的军饷送给自己的媳妇。
“你咋这个时间回来饿了?”
“别问了,有个差遣。呐,这是上个月的军饷,还有补足之前拖欠的,一共是十两整,现在月钱涨了,这是上个月的七钱银子,你也一并拿好。
可藏好了,不要大手大脚的显摆。”
“俺知道,都留着给儿子读书用的,还能给大妮,置办一点像样的嫁妆。”
“读书是正事,嫁妆不置办也罢!俺们军户,找不到好婆家,顶多也就嫁个军户,置办嫁妆有何用!”
“哎!听你的!”
“只要咱儿争气就好,他娘,最近局势咱看不透,你在家可别招惹是非,最近低调过日子!”
“知道,俺可不是招摇的人。这么多年,可曾有过风雨谣言!”
“是!是!是俺多心了,去温一壶酒,咱俩喝一盅。”
夫妻俩温存了半天之后,当天下午,曹阿斗就赶到县城,平日里那些小货郎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