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那怎么好意思,实在太感谢贵人您了。”樵夫有些诚惶诚恐,小心翼翼,生怕把吕布的衣服给弄脏。
“举手之劳。”吕布笑道:“还想顺便跟你打听点事,我从外地来的,听闻你们汉中太守苏固有谋反之心,你们都有什么想法呢?”
“嗐,我哪懂这个,只知道这世道不太平,只要能不打仗就是好的,别的不说,我有个表侄,就从外地逃难来汉中投奔我呢。”樵夫感叹道:“就是每年田里赋税是多了点,只是大伙都一样,咱也不能不缴不是?”
“您家里日子还过得去吧?”吕布问。
樵夫点点头,“还行,我家中尚有两亩薄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前些时日家里孙儿闹着想穿新衣裳,老汉我呀,趁着还干得动,就想着多砍点柴火,能卖点钱,给孙儿置办件厚衣裳等过年穿。”
吕布笑呵呵道:“您孙儿可真有福气。”
按樵夫指的路,吕布把樵夫给背回了老家,正巧家中无人。
刚走两步,遇上一孩童哭哭啼啼走来,进了樵夫家,身后还有个衣着光鲜的壮汉时不时推他一下。
壮汉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一进门去,便大大咧咧地坐下,摊开一个布包,里面是一些陶罐碎片,他骂骂咧咧道:“你家的孩子把我这稀罕宝贝弄碎了,说吧,怎么赔?”
“呜呜呜,我走得好好的,明明是你撞上我的,非要赖我。”孩童不断揉着眼,委屈得直流泪。
“嘿!小孩子毛毛躁躁的,明明是你撞过来的,想耍赖不成?别说废话,快赔钱!”壮汉不耐烦道。
樵夫赶紧上前去,躬着身,歉意道:“实在对不住,实在对不住,如果真是我孙儿的错,一定赔您,不知道您这陶罐多少钱买的?”
“一千文钱!”壮汉道:“这可是我刚从洛阳买回来的宝贝,从皇宫里流传出来的,据说是皇帝用过的,名贵着呢!”
“啊?”樵夫吓得险些晕厥过去,求情道:“我们家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呀?您行行好。”
“没钱?没钱就拿你家的田地来抵账!”壮汉恶狠狠说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家有两亩田地,这附近,就你家的家境最是殷实!我也不多要,就只要你一亩地!”
“这……”樵夫左右为难。
“舍不得是吧?我知道你一下子拿不出一千文钱,这样吧,你先还我一文钱,接下来这一年,每个月你都还给我上个月双倍的钱,你看如何?”壮汉看似商量道。
樵夫有些难以置信,他赶紧再次确认道:“下个月就还你两分钱,下下个月还四文钱,一直下去,还一年,是这样吗?”
壮汉点点头,道:“对,就是这样,每个月多还一倍,多还的就当付我利息了,如果少了,那就算我吃点亏,谁让我心肠好呢。”
“您可真是个好人,太感谢了,太感谢了。”樵夫抹了把冷汗,悄悄松了口气。
“没什么意见,那就这样说定了,我写个借条,以免你赖账。”壮汉似是早有准备,掏出似是早就准备好的笔墨跟纸张,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自是不会赖账的。”樵夫赔笑道。
“写好了,你过过目,没问题就来按个手印。”壮汉把借条递给了樵夫。
樵夫苦着脸道:“您太抬举我了,我哪识字呀?在哪按手印,我按便是。”
“等等!”吕布去而复返。
“老人家,您这手印要是按下去,你家的两亩田明年可就都归他了。”吕布劝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