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可惜侯谐那小子没来,没能蹭上这波。
倒是高顺跟张辽都面露忧色,前路凶险莫测,祸福难料。
吕布劝慰几人道:“有好处咱就拿着,有便宜不占白不占,咱不干伤天害理的事便是。待董卓对我放下警惕,我必将手刃董卓。”
也就是吕布有后世的记忆,知道这几人都不是“二五仔”,才敢如此明言。
只是众人却是不解,为何自家的吕将军对董卓如此苦大仇深?
虽然董卓权势滔天,桀骜不驯,但目前确实还远没到劣迹斑斑的地步。
吕布却肃然道:“你们知道接下来董卓会做什么吗?废帝!”
众人大惊。
吕布解释道:“如今宦官、外戚势力都已被扫平,董卓废帝改立陈留王,陈留王名义上乃董太后一脉,而董卓也姓董,便可自称董氏外戚。”
“而董卓本就功绩平庸,如今却位至三公,他改立皇帝,便有拥立新帝之功,他才有可能继续往上一步。”
“至于袁家,只怕也不一定想阻止董卓。”
“现今尚有何太后垂帘听政,但只要改立陈留王为帝,那朝中便再无太后,只有一个孤立无援的九岁孩童皇帝,如此一来,朝中所有事务,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不过,这回袁家恐怕是要栽跟斗了,董卓手握重兵,已经能压过袁家,而袁家还做着自己门生故吏遍天下的美梦。”
此时已是八月月底。
董卓唤袁绍等人商议废帝之事。
袁绍不同意,言道天子年幼,并无过错,不可废嫡立庶。
虽说袁绍自己也是庶子出身,但他被过继给膝下无子的伯父袁成,如今也是能顺理成章继承袁家的。
而少帝乃是当初何进跟袁绍共同拥立为帝的,何进一死,袁绍可以说是百官中最值得少帝信赖的官员了。
袁绍并没有自己做皇帝的想法,但难保他们袁家其他人不会有……
一场商谈,不欢而散。
随后袁绍马上去找叔父袁隗。
袁隗不仅没有反对,竟反而是支持董卓废帝的,而且隐隐透露出,董卓提议废帝也是他的意思。
“董卓狼子野心,不可与谋,叔父你如此行事,必遭反噬!”
袁绍愤然离开洛阳,往冀州而去。
他把司隶校尉的符节挂在洛阳东门之上,偏偏还带走了司隶校尉的印绶。
即虽然放下兵权,但正统官位仍在身上,恶心了董卓一把。
逄纪、许攸等人亦追随袁绍而去。(逄,音同庞)
袁隗对袁绍深感失望,董卓是我故吏,老夫当年对他多有提携,他能有今日,全仰仗老夫。
难道他还敢伤我不成?
对,敢。
他不知道,故吏名分,在董卓眼里,屁都不算。
你形势比我强,我是你故吏。
我形势比你强,老子是你大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