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魏世家(2 / 2)

过了几年,梁惠王去世了,他的儿子襄王继位。这襄王也是个有追求的国王,一上台就跟诸侯们在徐州开会,互相称王,还追尊他老爸惠王为“王”。可惜啊,这称号虽然好听,但实力跟不上也是白搭。

接下来的几年里,魏国跟秦国、楚国打得不可开交,输多赢少。秦国把魏国的地盘一块一块地啃下来,魏国却是节节败退。这襄王啊,也是有心无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国家一天天衰落下去。

最后呢,这襄王也去世了,他的儿子哀王继位。这时候的魏国,已经是风雨飘摇,张仪这些大才也都离他而去。魏国啊,就像一只受伤的狮子,虽然曾经威猛,但现在已经是日落西山了。

哀王元年,五国联军攻打秦国,结果却是手牵手一起唱《凉凉》。

第二年,齐国跟咱们玩了个“观津大冒险”,结果咱们输得跟个“小鹌鹑”似的。到了第五年,秦国那樗里子就像开了挂一样,一下子就把咱们的曲沃给拿下了,咱们的犀首岸门跑得比兔子还快。第六年,秦国竟然来立咱们家的公子政为太子,这是要跟我们搞“秦魏联盟”的节奏啊。于是咱们跟秦国在临晋搞了个“友好会晤”。第七年,咱们去攻打齐国;第八年,又跟秦国一起伐燕。这秦魏两国,简直就是“狼狈为奸”啊!

第八年,咱们去攻打卫国,轻轻松松就拿下了两个列城。我见了卫君,就跟他商量:“咱们撤军吧,别再让成陵君当炮灰了,怎么样?”卫君一听,立马就怂了:“先生您真厉害,我以后就让您来管卫国了。”然后我又去找成陵君,跟他说:“想当年魏国打赵国,把羊肠给断了,阏与也给占了,差点把赵国给灭了。可赵国为啥没亡呢?就因为魏国是合纵的主谋。现在卫国都快亡了,他们肯定会去求秦国帮忙。咱们得赶紧出手,与其让秦国来救卫国,不如咱们来救,这样卫国肯定会感激咱们的。”成陵君一听,立马点头:“好主意!”然后我又去见魏王,跟他说:“卫国虽小,但宝贝不少。现在他们国家有难,宝贝却不肯拿出来,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咱们不是真心帮他们。所以,咱们得赶紧出手,先帮卫国解围,这样他们才会把宝贝拿出来。”魏王一听,觉得有理,就撤了兵,还免了成陵君的职,这辈子都不想再见他了。

第九年,咱们又跟秦王在临晋开了个会。张仪、魏章这两个家伙都回魏国了。魏相田需一死,楚国就开始搞小动作,害得张仪、犀首、薛公这三个大佬都不好过。楚相昭鱼就去找苏代商量:“田需一死,我怕张仪、犀首、薛公中有人会当魏相啊。”苏代一听,就笑了:“那你想让谁当魏相呢?”昭鱼说:“我想让太子自己当。”苏代说:“没问题,我去帮你搞定。”昭鱼就问:“你怎么搞?”苏代说:“你去跟梁王说,我去帮你游说。”昭鱼又问:“怎么说?”苏代就给他出主意:“你就说,梁王是个有主见的人,肯定不会让张仪他们当相。张仪当了相,肯定偏向秦国;犀首当了相,肯定偏向韩国;薛公当了相,肯定偏向齐国。梁王肯定不愿意这样。所以,最好还是让太子自己当相。这样,张仪他们都会觉得太子是个了不起的人物,都会尽心尽力地辅佐魏国。”昭鱼一听,觉得有理,就照办了。结果太子真的当了魏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十年,张仪这家伙终于死了。第十一年,咱们又跟秦武王在应地开了个会。第十二年,太子去秦国朝拜。结果秦国来攻打咱们的皮氏,没打下来就走了。第十四年,秦国把武王后送回来了。第十六年,秦国又占了咱们的蒲反、阳晋、封陵。第十七年,咱们又跟秦国在临晋开了个会,秦国把蒲反还给了咱们。第十八年,咱们又跟秦国一起去打楚国。到了二十一年,咱们跟齐国、韩国一起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在函谷关大获全胜。

二十三年,秦国又跟咱们和好了,把河外和封陵都还给咱们了。哀王一死,他的儿子昭王就继位了。这魏国啊,真是跟秦国纠缠不清,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就像演了一出出大戏似的,看得人眼花缭乱啊!

昭王元年,我们魏国就被秦国给拔了个襄城,简直跟拔萝卜一样简单。第二年跟秦国打,哎,别提了,输得那叫一个惨啊!第三年呢,我们好心好意帮韩国打秦国,结果秦将白起一出手,直接在我们伊阙干趴下了二十四万大军,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到了第六年,没办法,只好忍痛割爱,把河东地方四百里送给了秦国。这时候,芒卯这家伙还搞起了欺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转眼到了第七年,秦国又来拔我们的城,大大小小一共六十一座,简直是抢地盘抢上瘾了。第八年更离谱,秦昭王自称西帝,齐湣王自称东帝,结果一个月没到,俩人都觉得不对劲,又都改称王,这出戏码真是让人看傻眼。

第九年,秦国又拔了我们新垣、曲阳两城,简直就像逛街一样,看中哪个拔哪个。到了第十年,齐国把宋国给灭了,宋王还死在我们温地,真是祸不单行啊。

第十二年,我们跟秦、赵、韩、燕一起讨伐齐国,终于在济西把齐国给打败了,齐湣王也逃之夭夭。这时候,燕国趁机独自攻入临菑。我们魏国呢,也跑去跟秦王在西周开了个会,算是混混脸熟吧。

第十三年,秦国又来拔我们安城,兵都打到大梁了,结果又撤了,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到了十八年,秦国把郢都给拔了,楚王只好逃到陈地,真是落魄至极。

十九年,昭王驾崩,他的儿子安厘王继位。这安厘王一上台,秦国就迫不及待来拔我们两城,第二年又来拔两城,直接把大军开到我们大梁城下。这时候韩国来救我们了,我们就把温地送给秦国求和。

到了第三年,秦国又来拔我们四城,杀了四万人,简直是杀人如麻啊。第四年更惨,秦国联合韩、赵两国一起攻打我们,杀了十五万人,还将我们的将领芒卯给打跑了。这时候,我们魏国的将军段干子就建议把南阳送给秦国求和。

苏代听了这话,就跑去跟魏王说:“您看看,想要官印的是段干子,想要地的是秦国。现在您却让想要地的人来掌管官印,让想要官印的人来送地,这样下去,我们魏国的地岂不是要送光啊?再说,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比抱着柴火去救火,柴火不烧完,火是不会灭的。”魏王听了,叹了口气说:“你说得对,可是事情已经开始了,不能回头了。”苏代就笑了,说:“大王您就没见过赌博的人为什么贵重枭牌吗?就是因为枭牌可以随意吃牌或者停手啊。您现在说事情已经开始了不能回头,那岂不是连赌博的人都不如,连枭牌都不会用了?”

就这样,九年过去了,秦国又拔了我们怀地。十年的时候,秦国派到魏国当人质的太子死了。到了十一年,秦国又拔了我们郪丘。这时候,秦昭王就问左右大臣:“现在韩国、魏国跟以前比起来,哪个更强大?”大臣们都说:“不如以前强。”秦昭王又问:“那现在的如耳、魏齐跟以前的孟尝君、芒卯比起来,哪个更贤能?”大臣们又都说:“也不如以前。”秦昭王就笑了,说:“你们看看,以前孟尝君、芒卯那么贤能,带着强大的韩国、魏国来攻打我秦国,都没能拿我怎么办。现在如耳、魏齐这两个无能之辈,带着弱小的韩国、魏国来攻打我秦国,那不更是没辙了吗?”左右大臣都纷纷点头称是。

这时候,中旗的冯琴站出来说话了:“大王您这可就看错天下了。想当年晋国六卿的时候,知氏最强大,灭了范氏、中行氏,又带着韩、魏两国的兵围攻赵襄子于晋阳,还决开晋水灌晋阳城,结果城墙只被水淹没了三块木板的地方。知伯站在水边得意洋洋地说:‘我原先不知道水可以亡人之国,现在知道了。’可是他却忘了,汾水也可以灌安邑,绛水也可以灌平阳。当时魏桓子用胳膊肘捅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魏桓子,两人在车上暗暗使劲,结果知氏的地盘就被瓜分了,知伯也身死国亡,成了天下的笑柄。现在秦国虽然强大,但还比不上当年的知氏;韩国、魏国虽然弱小,但还有当年在晋阳城下的那股子劲儿。这正是他们准备用胳膊肘和脚使劲的时候,希望大王您不要轻易小看他们啊!”这一番话让秦王心里顿时生出了恐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秦国暂时收敛了它的锋芒,没有再大规模地进攻魏国。我们魏国也趁此机会休养生息,恢复国力。但两国之间的恩怨纠葛,却远远没有结束。这天下大势,犹如一盘棋局,你来我往,变幻莫测。而我们魏国,就在这棋局中,时而处于上风,时而陷入困境,但始终坚韧不拔,努力寻找着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们魏国与秦国、韩国、赵国等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从未停歇。我们或联合或对抗,时而结成同盟,时而刀兵相见。而在这其中,我们魏国的命运也如同这天下大势一般,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然而,无论未来如何变幻,我们魏国都将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立场,努力在这乱世之中谋求一席之地。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辉煌篇章。

嘿,这魏王可真是忙得团团转啊,东边求完救西边又求,简直比网红还忙呢!这不,齐楚两国联手来打魏国了,魏王赶紧派人去秦国求救,结果等得花儿都谢了,秦国那边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这时候,魏国有位叫唐雎的老先生,年纪都九十多了,却还是个热心肠。他跑去跟魏王说:“老王啊,让我去西边跟秦王聊聊,让他赶紧出兵救咱们吧!”魏王一听,立马拜了又拜,赶紧给唐雎备了车马送他去秦国。

这唐雎一到秦国,见了秦王就开门见山地说:“秦王啊,我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跑这么远来找你,真是辛苦啊!魏国求你好几次了,你也知道他们现在急成啥样了吧?”秦王说:“是啊,我都知道了,但出兵这事儿,唉,有点难办啊。”

唐雎一听,也不客气,直接说:“大王你知道魏国急,但还不出兵,那我可就得说说你了。魏国虽然是个大国,但一直对秦国毕恭毕敬,称臣纳贡,就因为秦国强大啊。现在齐楚联军都快打到魏国家门口了,秦国还不出兵,这不是等着魏国急眼儿割地求和吗?到时候大王你再想救,那可就晚了,而且还得罪了两个强敌齐楚,这买卖划算吗?”

秦王一听,也是这个道理啊,于是赶紧下令出兵救魏。魏国这才算是暂时松了口气。

这边魏国刚安定下来,那边赵国又来搞事儿了。赵国派人跟魏王说:“你把范痤给我杀了,我就送你七十里地。”魏王一听,这买卖不错啊,于是立马派人去抓范痤。结果范痤这老头子还挺机灵,他爬上屋顶,对使者说:“你们用死的范痤换地,不如用活的范痤换。要是我死了赵国不给地,你们怎么办?所以还是先谈好条件再杀我吧。”魏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啊,于是又派人去跟赵国谈。

这时候,范痤又偷偷给信陵君写了封信,说:“我范痤原本是魏国的丞相,现在赵国想用地来换我的命,魏王也答应了。但你想想,如果强大的秦国也学赵国这么干,那你怎么办?”信陵君一听,这事儿可不妙啊,于是赶紧跟魏王说了,魏王这才放了范痤。

这边魏王刚解决了范痤的问题,那边他又开始琢磨着跟秦国亲热,一起去打韩国,好抢回点地盘。这时候无忌就来劝他了:“大王啊,你可得想清楚啊。秦国那帮人跟戎翟一个德行,虎狼之心,贪得无厌,不讲信用,连亲戚兄弟都能坑,简直就是禽兽不如啊!现在你跟他们一起去打韩国,那不是更招他们恨吗?到时候韩国一完,秦国就直逼咱们魏国了,这买卖划算吗?”

魏王一听,这话也有道理啊,但心里还是痒痒的,想抢地盘。无忌又说:“大王啊,你看韩国现在一个弱女子带着个不成器的君主,内乱不断,外头又挨着秦魏两国的大军,你觉得他们还能撑多久?韩国一完,秦国就占了郑地,跟咱们的大梁邺就接壤了,你觉得咱们能安心吗?再说,你现在跟秦国这么亲热,万一他们反咬一口,你觉得这买卖还划算吗?”

魏王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这才算是清醒过来,不再跟秦国眉来眼去了。哎,这天下大势啊,真是变幻莫测,一不小心就得栽跟头啊!

哎,这秦国啊,可不是个省油的灯。你想啊,韩国一旦被灭,秦国肯定得找新目标,到时候肯定挑个软柿子捏,可楚国和赵国这俩硬骨头,他们肯定是不敢碰的。为啥呢?你想啊,翻山越岭去打赵国,那不就是重蹈阏与之战的覆辙嘛,秦国肯定不干。要是从河内进攻,那又得经过邺、朝歌这些地方,跟赵国的军队在邯郸郊外决一死战,那可是知伯的下场啊,秦国也不敢。至于打楚国,那更是得跋山涉水,走个三千里,还得攻打冥厄这种要塞,既远又难,秦国才不会干呢。要是从河外进攻,绕过大梁,再打上蔡、召陵,跟楚军在陈郊决战,那更是风险大得很,秦国还是不敢。所以啊,秦国肯定不会去打楚国和赵国,也不会去动卫国和齐国。

这韩国一旦被灭,秦国出兵的时候,魏国可就成了他们的首选目标了。你想啊,秦国本来就有怀、茅、邢丘这些地方,再加上城垝津这个地方可以俯瞰河内,那河内的共、汲这些地方可就危险了。再说了,秦国还有郑地,要是得了垣雍,再引荧泽的水去灌大梁,那大梁可就完了。还有啊,咱们王派的使者经过的时候,还跟秦国说安陵氏的坏话,秦国早就想灭掉安陵氏了。那叶阳、昆阳和舞阳这几个地方跟安陵氏挨着,秦国一听使者说安陵氏的坏话,肯定就顺手把安陵氏给灭了。到时候再绕过舞阳的北边,往东打到许这个地方,那南方的国家可就危险了,魏国能没事吗?

小主,

讨厌韩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