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骗官(2 / 2)

这时候,老太监听的晶晶有味,仿佛连自己也带入了历史当中。

曹丕觉得时机成熟,氛围也营造的差不多了,他渐渐控制声音变的低沉缓慢。

“如今天下又乱了,可大汉昔日的辉煌已去,是该有一人重新站出来,如武圣姜尚故事,扶保明主,再造乾坤,收拾这破碎的山河,公公,这就是丕心中之大业。”

“原来如此,公子真乃大义。”

老太监直接给曹丕跪下了,听了半天,再看到曹丕那诚恳坚毅的眼神,老太监只觉得自己这趟没白来,这大汉还有救。

“有公子此言,老奴就算是粉身碎骨,也死而无憾了,实不相瞒啊,天子此番遣老奴送礼,也有试探公子之意。

只因前番公子说过,曾在北方单枪匹马为大汉挡住匈奴一年之久,那时,圣上就断言公子必然还心存汉室,老奴本也不信,但今日所见所闻,却是不得不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公公请起。”

曹丕亲自上手,把太监从地上扶了起来。

“可是公子,即便你有此心,丞相他……”

提到曹操,曹丕的脸上适时的闪过一抹挣扎,皱着眉头思考半天以后,他才像是终于下定了决心一般。

“曹家世世代代皆食汉禄,而家父却做出不敬天子之事,他确实做错了,丕只求重造大汉之后,能以身戴过,即便是千刀万剐,也绝无怨言。”

说完这句话,曹丕在老太监心中的地位再次无限制拔高,几乎趋近于完美。

这是一个忠孝两全之人,既能为了汉室江山抛头颅洒热血,又能在成功之后不贪恋权贵,为父戴罪。

“公子言重了,只要公子能匡扶汉室,老奴可以保证,以天子之仁德,绝不会为难公子一家半分。”

“那就多谢公公了,丕手下还有千余骑兵,他们皆可听从天子调遣。”

“千余兵马?这……”

听说曹丕手下只有一千来人,老太监差点原地坐个屁墩。

前边曹丕说的那么磅礴大气,气势汹汹,尤其是张嘴闭嘴匡扶汉室,还以为他多么有实力,没想到手下就千余人。

这点人别说是匡扶汉室了,他就想去灭个山间土匪都够呛。

曹丕似乎看出了老太监的失望,他赶紧继续说道。

“公公莫急,非是丕不努力,而是您也看到了,家父防我如防洪,相比于我,他更疼爱幼子,这导致我即便略有才学,也发挥不出来啊。”

“那确实。”

太监点了点头,刚想客气两句,脑袋当中突然灵光一现。

“公子,那您说,老奴此番回去要是禀报圣上,封你个一官半职,你是不是就能名正言顺的掌权了,您是丞相公子,又有圣上文书,凭这两个东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吧?”

终于提出来了,曹丕都差点忍不住仰天长笑。

不枉费他费了这么多口舌,就是想让这太监主动说出来给自己加官。

这种东西,由自己说出来目的性太强,容易引起别人怀疑。

但若是他营造一种困难的氛围,让别人无意中主动提出来,这件事就变的不一样了,办起来也会更轻松。

曹丕心里高兴,但表面上却依旧为难。

“这样不太好吧?丕年纪轻轻,虽略有抱负,但寸功未立,寸草未得,如此加官,怎能心安?”

“哎呀,公子,非常时机就用非常之法,您哪都好,就是这脑子太有点转不过弯来,这件事不用你管,我回去一定给你办好,你听信就完了。”

曹丕推三阻四的模样连老太监都看不下去了。

他只当曹丕是个读书读傻了的人,胸中虽有些韬略,但只会奉行君子之道,不懂得变通。

而另一边,曹丕不知道老太监怎么想,但他心中更喜,绕了半天终于给这老太监绕到正题了。

这太监确实笨,换个稍聪明点的,自己哪用费这么多口舌?这回可算是有官当了,在这场权力的交锋中,也算拿到了入场券。

曹丕深知,本来老爹就不待见自己,又出了后边这一大堆事以后,老曹就更不会给自己官做了。

即便他找人举孝廉,身为丞相的曹操也完全有驳回的资格,所以这次他剑走偏锋,不举孝廉,直接去找天子。

不管怎么说,天子现在还是名义上的皇帝,又是给自己的儿子赐官,这相当于对老曹的主动服软,曹操没理由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