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往前走去,没多久便到了兰州镇守使衙门前,只见那里也有不少人聚集,还都是金人骑兵!
伏骞斜眼看去,只见金人骑兵的武器倒是与蒙古人有些相近,重型弯刀、大力数骑弓,约莫百骑,那些人显然见过姚佳源,见到后纷纷前来见礼,而后者也是长袖善舞,似乎与各人都很熟络似的。
又等了一阵,只见两人走出了衙门,一位三十多岁的高大汉子,身形极为威猛,多半是兰州镇守使蒲鲜丑奴了,他与其弟弟蒲鲜万奴都算得上此时大金的悍将了,发饰丑陋,脑后拖着一根小辫子。
另外一位却是大金文官打扮,四十上下,雍容华贵,姚佳源一见赶紧扔了缰绳奔了过去。
“拜见宣抚使大人!”
伏骞正好站在阿卓旁边,后者轻声说道:“此人叫完颜纲,大金的工部侍郎,时下是诸羌以及四川招讨使”
完颜纲见了姚佳源也没有托大,热络地握着他的手说道:“敬之,这一趟就有劳你了”
敬之,姚佳源的字。
伏骞心里一动,“看来这一次完颜纲是准备前往迭部招抚诸羌的,姚佳源熟悉诸羌,又颇有影响力,由他四处联络再是合适不过”
又暗忖:“在完颜纲没有完成招抚诸羌之前,姚佳源肯定不会将我介绍给他的,之前只能以姚佳源的护卫存在,也罢,暗中观察就是了”
一行人出了兰州城后便逶迤向南进发,半个月后才抵达了崇山峻岭中、白龙江畔的迭部大帐,时下却有一座石城矗立在白龙江北岸。
伏骞见到了青宜可,一位三十余岁,身材瘦削,却异常剽悍的羌人汉子,他亲自带着诸羌四十三部酋长出城迎接完颜纲一行。
伏骞仔细打量着四周的地形,一见便明了了。
“此地藏于群山万壑之中,山势高耸,森林茂密,草场丰盛,还有大河流过,果然是易守难攻之地”
完颜纲在迭部待了三日,其间还与青宜可一起举行了盛大的祭天仪式,至此,迭部四十三部二十万账便属于大金国了,青宜可被封为迭部副都总管(完颜纲兼任总管)、广武将军。
盛会一连举行了三日,伏骞也有了机会与以前认识的酋长联络,他首先找到了在迭部上游出口尕尔湖附近游牧的阿难部首领伏成。
迭部城只有大酋长及其部属居住,余者就算来了也只能住在城外。
完颜纲这次册封迭部各首领,除了青宜可,还封了四大校尉,四大副尉,校尉辖下人口都在五千户以上,而副尉辖下人口则在三千户以上。
他们是:
昭武校尉伏成,吐谷浑部,驻地在尕尔湖附近,统领五千帐左右的游牧部落;
昭武副尉慕容落,吐谷浑部,驻地在后世尼玛镇附近,统领三千帐左右的游牧部落;
振武校尉卓尼,吐蕃部,驻地在后世红原县附近,统领五千户左右半牧半农部落;
振武副尉霍尔康,吐蕃部,驻地在后世阿坝县附近,统领三千户左右的半牧半农部落;
宣武校尉姚佳淖,姚羌部,驻地在白龙江流域,统领五千户左右的半牧半农部落;
宣武副尉邓忠,邓羌部,驻地在白龙江流域,统领三千户左右的半牧半农部落;
忠武校尉苻嘉,氐羌部,驻地在白龙江流域,统领五千户左右的半牧半农部落,大致在后世舟曲县附近。
忠武副尉吕泽,氐羌部,驻地在洮河流域,统领三千户左右的半牧半农部落。
伏成,二十出头,前迭部大酋长伏难义子,统领后世尕尔湖附近方圆几百里的五千帐,还控制着迭部所在的岷山与迭山之间山谷的出口,位置非同小可,但他终究是少年心性,虽然是伏难义子,但依旧追随了骁勇雄健的青宜可。
伏成的阿难部是以吐谷浑后人为主的牧户构成的,却不在伏难亲领的二十部诸羌之内,他出面认可青宜可自然影响巨大,让剩余的二十余部酋长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得不承认青宜可大酋长的地位。
再加上大金的册封,青宜可的地位显然已经超过伏难了。
伏成还保持着鲜卑人的传统,头顶的头发剃掉了,周围的则保留着,他身形雄健,大金册封青宜可为广武将军,他也得到了一个昭武校尉的封号,眼下自然也是怡然自诩。
甫一见到伏骞,伏成也唬了一跳。
“骞哥儿,你这是从何而来?”
话音未落,便知道自己唐突了,人家显然是跟着完颜纲一起来的,自己何须多问。
“没想到阿柴部最终投靠了大金”
迭部北面还有角厮罗部,西边则是吐蕃诸部,南边则是大宋的地盘,对于阿柴部最终逃到了哪里自然是一无所知,还以为他们投靠了大金呢。
伏骞却摇了摇头,这让伏成有些意外,“骞哥儿,我听说贵部在西夏人的迫害之下四处逃亡,难道......”
伏骞笑道:“难道全族灭亡,大部成了奴隶,然后我被西夏人转卖到大金?非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
“我部在拓跋野利的打击下确实只能向北逃亡,翻越了昆仑山后来到了高昌回鹘的地界,后来被大辽国接纳了”
“大辽?”
大金与大辽是世仇之事就连偏隅于迭部群山万壑之间的伏成也有所耳闻,听了顿时面色一凛。